張嘉益上樓無聲無息就像是張定宇
時代報告劇《在一起》近日已經收官。不論是聚焦抗擊疫情衝鋒在一線的醫護人員的《生命的拐點》《同行》《救護者》《方艙》《火神山》,還是反映全民同心抗擊疫情的《擺渡人》《搜索:24小時》《口罩》《我叫大連》《武漢人》等,都傳達了中國人民在這場突發的公共危害性事件中,展現的團結一心、英勇無畏、敬畏生命、無私奉獻的優良品質。
其中,《生命的拐點》作爲《在一起》第一單元,由張黎、韓曉軍執導,樑振華編劇,以武漢金銀潭醫院爲背景,講述了以張漢清(張嘉益飾)、譚松林(週一圍飾)、陸曼琦(譚卓飾)、柳小可(張天愛飾)爲代表的一線醫護工作者,逆行出征,在未知的風險面前臨危不懼、詮釋醫者仁心的故事。新京報記者專訪該劇編劇樑振華、導演韓曉軍,他們認爲“不管時光多遠,我們應該記得這些醫護人員。”
創作
劇中主人公張漢清的原型是金銀潭醫院的院長張定宇。據編劇樑振華介紹,《生命的拐點》中大部分人物都是真實有原型的,週一圍飾演江漢醫院院長譚松林,張天愛則是同一家醫院的護士柳小可。在這場突如其來的疫情中,他們是一對相互扶持的抗疫伉儷。爲了不將可能的感染風險帶給兒子,下班之後,他們便把早就打包好的行囊鋪在汽車後座,過了二十多天“以車爲家”的日子。這也來自真實的新聞人物金銀潭醫院的塗盛錦和曹珊。劇中所描繪的是一個羣像,需要把醫護人員和患者編織到一起,所以,樑振華把張漢清、譚松林處理成了“師徒”,譚松林和柳小可成爲醫護人員夫妻的縮影,這一羣醫護工作者是勇者中的勇者。
導演張黎爲該劇定下的基調是“遭遇戰”,展現的是在抗疫的最前線和最初的關鍵時分。劇中展現了街上車水馬龍快要過年的場景,同時醫院發熱門診一下子涌現了很多病人,救援隊來之前只有湖北、武漢的醫護人員,“但他們撐住了,贏得了時間。”導演韓曉軍說。
人物
張嘉益非常瞭解人物狀態
劇中,張嘉益飾演的張漢清,是江漢醫院的老院長;而週一圍飾演的譚松林,則是江漢醫院的新一任院長接班人。張漢清和譚松林都是輕傷不下火線的典型。張漢清身患漸凍症,依然堅守在抗疫最前線;譚松林不幸感染新冠肺炎,卻始終心繫疫情進展。
劇中並沒有刻意強調張漢清的病情,但提到他正在辦理病退。張嘉益看過張院長的影像資料,非常敬佩。有一組鏡頭拍他遠去的身影,病症已經讓他走路姿勢顯出困難了,步履蹣跚,但那卻是最堅定的步伐。在此之前,《心術》、《急診科醫生》等作品讓張嘉益有一些演醫生的基礎,跟之前的作品相比,《生命的拐點》對他而言更難演,因爲這些事情太近了。大家對那些時刻那些故事無比熟悉,會讓演員害怕把真的演成假的。所以完全不能“使勁”,時刻要求自己像那些醫生一樣:保持工作狀態、足夠堅定。
在樑振華看來,“疲憊中的堅定”是張嘉益和張定宇某種精神共通,尤其是張嘉益扮演的張漢清獨自上樓時的無聲無息,簡直就像是張定宇本人。《生命的拐點》也特別在意“背影”的刻畫,背影的力量是無窮的,有很多想象空間。“比如張漢清很多背影,也是想表現堅定。”導演韓曉軍說,張嘉益和張定宇身上都有非常折磨人的病痛,所以張嘉益非常瞭解人物狀態,“他們的背影、走路的姿態,都有着同樣的堅定。”
剋制
過於悲傷或者樂觀都是片面的
劇中,呂中飾演重症患者江浩的高齡母親許清如。樑振華說,許清如在手術室門口等兒子被搶救的場景,她坐在那裡要像一座雕像,“那一刻時間都停止了。”在展現處在生離死別邊緣的時刻,劇中反而沒有大段煽情,而是不斷在描繪細節,比如時鐘展現的是老太太內心,“等待”;劇中人物給綠植噴水,也象徵着生命力的延續,是一種希望。“如果直接用語言說會太直白。”
樑振華說,因爲這個階段是最沉重、黑暗的一個時期,看不到光明,過於悲傷或者樂觀的情緒渲染,都是片面的,所以要剋制,讓事實說話。“因爲篇幅比較短,所以多一些寫意,留白多一點,讓觀衆多一些聯想,更容易產生代入感。”
在韓曉軍看來,那段時間離我們太近,如果刻意煽情反而覺得不真實,大家都還在那個情景之中,所以要剋制。但在實際拍攝中,很多場景演員自己都非常激動,情緒很難剋制。比如劇中呂中扮演的許清如給譚卓扮演的護士長鞠躬那場戲,雖然兒子沒有被搶救過來,她還是要感謝醫護人員,拍攝這場戲的時候譚卓在現場控制不住地哭,“我說不行你得控制。醫護人員在病人家屬面前還是需要剋制,老太太走之後可以哭。”
韓曉軍說,至今他回憶起當時這些片段依然也很難控制自己的情緒,十一長假他看新聞,有當時武漢支援隊的醫護人員再次回到武漢,他看到接站時,支援隊員和武漢醫護人員抱在一起,自己也哭得不能自已。
採寫/新京報記者 劉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