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座千年古城,爲啥總有大流量?
作 者:今朝
來 源:正和島(ID:zhenghedao)
一、潑天的富貴,輪到了濟南
濟南,這座寶藏之城,終於藏不住了!
進入2024年,濟南多次成爲全國“頂流”,一躍成爲熱搜常客:
大明湖畔的超然樓,被譽爲“江北第一樓”,始建於元代,樓高57.1米,分七層,每當夜幕降臨、華燈初上,伴隨着數千人倒計時的口號聲,超然樓萬盞瞬間齊亮,成爲一大奇景;
生活在趵突泉泉水中的鯉魚體形圓潤,被網友戲稱爲“豬鯉”,“豬鯉祖孫三代”組團出遊的的畫面,萌翻全國人民;
被“黑悟空”帶火了靈巖寺,是中國四大名剎之一,寺中驚現的巨型悟空,成爲了新晉打卡地……
濟南的好景遠不止如此。漫步在古城的街道上,你可以賞泉、聽曲兒、坐畫舫;登超然樓、逛寬厚裡、遊明水古城;品黃河鯉魚、吃把子肉、體驗非遺手作……你想到的濟南都有,你想不到的濟南也有。
這座千年古城也很新潮、很時尚。開心麻花、江湖藝社以及很多脫口秀劇場,頗受當地人和遊客的喜愛。
爆火的除了好景和美食,還有人。
在十一長假的熱潮中,千佛山景區的保安大哥火了,面對蜂擁而至的遊客,他手持大喇叭,高聲提醒:“山頂上沒有景點,只有一個山頂。”
這一幕,上了熱搜。網友表示,保安大哥或許並未意識到,他的這一舉動不僅有效疏導了客流,更讓自己意外成爲了衆人矚目的“新景點”。
很多城市的流量是一時的,像是一陣風颳過,並不能真正改變城市命運。濟南的獨特之處在於它的爆火是一年四季的,以至於每次過節大衆都會提到濟南。
迄今爲止,濟南已經舉辦了“過大年”“過五一”“過暑假”“享金秋”這四個“泉在濟南”系列活動,分別對應春節長假、五一長假、暑假、中秋節小長假四個時間段,有幾組數據可見濟南旅遊在全國佔據一席之地:春節期間,濟南位列南方居民前往北方的十大熱門目的地之一;清明假期,躋身全國周邊遊熱門目的地城市第八位;“五一”假期上榜攜程周邊遊最熱門城市;今年暑假,濟南位列全國十大熱門周邊遊城市第六位……
濟南儼然成爲網紅城市,引無數人蜂擁而至。有網友評論,濟南這個“i人”,越來越“e人”了;還有來濟南的遊客直呼:7天根本不夠玩兒!
對於城市而言,潑天的流量,並不意味着有能力帶動當地經濟的增長,濟南卻把“流量”轉化爲消費“增量”,僅7天假期累計接待遊客超465萬人次,實現營業收入1.35億元,同比增長11.02%。
隨着城市形象和口碑的提升,逐漸帶動了產業升級和人才迴流。過去10年,濟南人口增加109萬,2023年人才資源總量突破278萬,連續兩年獲評“中國年度最佳引才城市”。
今年4月,山西省委常委、大同市委書記盧東亮率大同市黨政代表團到濟南考察,“學習借鑑濟南市的好經驗、好做法”,考察的一項內容,就是在文旅消費領域,深化交流互鑑和務實合作,實現互利共贏發展。
一朝爆火,濟南做對了什麼?潑天流量背後,是這座城市的長遠眼光和精心準備,不外乎做好三點:軟實力、硬實力和人民的聚合力。
二、軟實力加持,吸引八方遊客
世界上沒有哪座城能像濟南一樣,千泉競涌,1209處泉水晝夜噴涌不息,世所罕見。正如元代地理學家於欽所說,濟南“泉甲天下”。
在這裡,封塵4000餘年的龍山文化破土而出,打破“中國文化西來說”,在黃河文化的滋養下,龍山文化、齊魯文化交融薈萃,形成獨具魅力的濟南文化。
有人將濟南稱作一本耐讀的史書。
2600年前,濟南因地處古“濟水”之南而得其名,自身資源稟賦一流,可謂是人傑地靈。
在濟南的歷史脈絡中,李清照和辛棄疾並稱爲“二安”,兩位土生土成的濟南人,相差半個多世紀,卻同樣驚豔的文壇,把濟南的名字嵌進了詩詞歷史。
以“二安”爲座標軸,濟南本土及客寓、遊歷濟南的詩詞名家多達1200餘人,杜甫那句詩詞——濟南名士多,成了濟南極具個性的標籤。
濟南素有江南之姿,卻也是個英雄之城,弱冠請纓出使匈奴的終軍,單槍匹馬驍勇善戰的名將秦瓊,還有鞠躬盡瘁的張養浩……
這就是濟南,一座至剛至柔的城市,既溫柔敦厚,又沉雄豪邁、鐵骨錚錚。放眼全國乃至世界,鮮有像濟南一樣歷史厚重,坐擁如此富礦,濟南想不火都難。
然而,並非所有的歷史名城都會爆火,有些古城靠網紅照片種草的模式維持存在感,反而陷入“千城一面”的窘境,導致名城復興的空心化與短期主義,還有些城市自命不凡、只吃老本。
如何從爆火成爲網紅,進而成爲文旅明星城市,濟南的做法值得借鑑。
濟南市委書記劉強曾說,城市是一個民族文化和情感記憶的載體,歷史文化是城市魅力之關鍵。濟南的目標是,打造“世界泉水之都、文化旅遊名城”。
2024年,濟南舉全市之力打造“一年四季·‘泉’在濟南”城市文旅新IP。
何爲“泉”在濟南?一座城市要發展就要挖掘其獨特的“魂”,找魂的過程就是回答“我是誰”“我從哪裡來”“我要去哪裡”的問題,比如成都是休閒之都,重慶的山城文化……濟南的根與魂是“泉”
在“泉”在濟南過暑假系列活動工作部署會議上,濟南市領導講了一個故事。
這是一個把梳子賣給和尚的故事。梳子是梳頭髮的,和尚沒有頭髮,猛一看,這是供需不匹配。第一眼看去,也是一個無法完成的任務。但聰明的推銷員告訴和尚,寺廟是有香客的,香客是有需求的。於是,推銷員成功地把梳子賣給了和尚。
從中可見濟南的文旅思路,以文化爲魂,求新、求變、求精,想盡一切辦法,喚醒城市“沉睡”資源,大膽激活和創新本土文旅資源。
濟南把遊客“爽點”作爲創新着力點,圍繞泉水做文章,打造與泉水相關的生活場景和文旅產品,吸引遊客體驗泉畔生活,比如到黑虎泉體驗市民打水,到泉水浴場恣意暢遊,到古城四合院裡品嚐泉水宴,用濟南名泉去泡天下名茶等。
除了泉水,超然樓IP的火爆並非偶然,在今年的泉水節上,濟南借技術手段,將地標變爲超大屏幕,上演了一出“海右名士”齊聚一堂的視覺盛宴。
這個“五一”,濟南更是早早籌備,爲了做好預判,連開兩場會議,推出了100項文旅活動,在趵突泉、千佛山等11個景點,大擺詩詞擂臺,誠邀天下人,以詩會友,首日就吸引了超10萬遊客圍觀,逾1500位遊客登臺。
濟南還有一個用心之處,推出“泉在濟南”小程序,相當於隨身的智能秘書,提供吃喝遊玩逛各種攻略。比如怕遊客們攻略沒做好,濟南在小程序上爲遊客打造泉水遊、踏青遊、研學遊、潮流遊等30多條線路,你可以挑戰“特種兵式”旅行,也可以漫步老城。這一步,在國內是領先的。
這一系列的精心策劃、大膽嘗試,讓濟南總是能保留一份新鮮感和神秘感。從全國來看,其鮮明的主題,密集的頻次,走出了一條可借鑑可複製的網紅城市之路。
濟南的成功“出圈”,既是基於流量思維的主動出擊,也是聚焦城市可持續發展而進行的文旅融合實踐。
流量之外,維繫其生命力的關鍵在於深耕城市文脈,積蓄勢能,順應市場挖潛消費潛能,形成人文氣息、產業氣息和煙火氣息相融相生的城市文旅新形態。
三、硬實力,纔是打造網紅城市的底氣
面對潑天的流量,城市是否接得住,考驗着城市管理水平。
這兩年,社交平臺上催生的網紅城市,總逃不過“短命”的規律:千篇一律的打卡、蜂擁而至的遊客,名不符實的客訴和評論,直至迅速被另一個名頭的城鎮取代。
從經濟學角度來講,當一座城市接待人數達到數十萬人,當地酒店與餐廳價格會有一定程度的上漲,服務質量也會因人數膨脹而下降。對於網紅城市而言,如果內功練得不夠,單憑政府主導下的強營銷,根本接不住巨大的流量,還會暴露城市的短板。
在迎接新一輪流量上,濟南未雨綢繆,通過“系統性工程”逐步讓網紅城市成爲旅遊強市。
城市接待能力從來不是一蹴而就,而是厚積薄發的結果。今年,濟南首次公佈了民宿地圖,遊客可以根據自己的喜好選擇不同主題的民宿。以城之名爲民宿品牌背書,濟南做了大量努力。
濟南建立民宿證照聯辦機制,連續5年每年安排2000萬元專項資金,用於扶持民宿業發展,還培養民宿經營管理人才,截至目前,濟南市共授牌134家“泉城人家”民宿,客房共計2256間。統一化和規範化的管理,讓濟南在巨大的流量面前依然能保持高質量的接待和服務水平。
交通是旅遊業的命脈,從地理位置上來說,濟南東臨黃海,南接江蘇,北靠京津,西連河南,交通十分便利,作爲交通樞紐城市,濟南高鐵網和高速路網越織越密,“二環一聯十六射”高速公路網成型在即,讓遊客出行增加了更多可能性和便利性。
更令人欣喜的是,2019年,濟南克服了泉城特殊的地理構造,軌道交通1號線提前12個月、3號線提前15個月建成通車,從而打開了濟南比較憋屈的交通局面,解決遊客出行的“最後一公里”難題。
在景區內部,遊客的出行體驗愈加多元化和個性化,過去,遊客想從趵突泉前往大明湖,需步行或騎行,從2010年開始,濟南打通了護城河航道,遊客可乘船,從趵突泉出發,一路向北駛入大明湖,形成獨特的“cityboat”體驗。
營商環境的改善已經成爲濟南政府的標準動作:大型音樂會的審批制度從25天縮短至10天;遇到大型演唱會,爲歌迷開通定製化公交路線,加密公交班次,相應地延長部分地鐵的運營時間。
網紅城市要吸引人,除了軟實力,還要靠硬實力做支撐。濟南的持續走紅是當地政府放低姿態,建設服務型政府、改善營商環境、提升服務體驗,營造外地遊客所需的安全感與舒適感,這是濟南吸引外地遊客的核心組成部分。在“破圈”後期,硬實力會將出圈紅利轉化爲持續的發展動力,爲後續網紅城市發展帶來口碑效應。
四、厚道濟南:“來了就是一家人”
看看眼前的淄博、遠方的成都、肩負“全球標杆”使命的深圳以及國內外形態各異的大小城市,我們不禁要問:城市,究竟是誰的城市?
很顯然,城市不是地產商的城市,不是工業企業的城市,也不是城市管理者的城市,城市是人民的城市。
濟南,這座城信奉和恪守一句話“進了濟南門,就是一家人”。
每一座城都有自己的性格,主要受地貌、地質、土壤、氣候等自然條件和飲食結構的影響,山東地形以平原和丘陵爲主,農耕條件優越,且受儒家遺風影響,人們性情率直,重義輕利,濟南人尤爲如此。
今年4月29日,濟南市文明辦發佈《“泉”在濟南,一城芬芳,感恩有您——致全體濟南市民的一封信》,事無鉅細考慮得十分周到,目標只有一個——讓市民遊客儘管開心玩,整座城市當後援!
其中提到,開門營業,質優價廉是保障,絕不短斤少兩;餐飲住宿,一視同仁是底線,絕不店大欺客;路邊停車,該收多少是多少,絕不漫天要價;的哥的姐,熱忱服務不打折,絕不繞道多賺錢。
真誠是最好的必殺技,濟南人的待客之道唯“用心”二字,處處爲遊客着想。
濟南有個有趣的現象就是逢人喊“老師兒”,一聲稱謂更是一種善良和仗義的代言詞。叫一聲“濟南老師兒”,甭管問路、停車、找公廁,還是外出途中遇到難題,他們都會一幫到底。
去一座城市旅遊,最打動人的還是當地的風土人情和服務,濟南人的這聲“老師兒”讓人倍感親切,而泉城義工志願服務小木屋,365天不打烊,問問路、歇歇腳、加個水,不要一分錢。
濟南家裡有什麼好東西,從不藏着掖着,也不會獨享,而是拿出來分享,人情味十足。濟南的泉水資源不是用來買賣的,在大明湖、百花洲、明府城、泉城路、護城河、隨處可見泉水直飲點有100多處,方便外地遊客喝到地地道道的泉水。
濟南公交甚至打出了霸氣且暖心的標語:公交車是老百姓的私家車,駕駛員是老百姓的“專職司機”。
60歲以上的老年人,不論國籍、不分地區,均可免費乘坐城市公共交通工具。無數網友化身“誇誇團”,寫下對濟南公交的真實評價:濟南公交是我坐過體驗感最好的,上車師傅會主動打招呼,車廂裡也很乾淨,沒有廣告,起步剎車也很平緩。
遊走在濟南的街道小巷,有泉有柳,有美景有美食,更重要的是每時每刻都能感受到這座城市的好客與周到。清明節期間,當看到濟南護城河遊船排隊時,濟南市民主動爲外來遊客讓座,濟南人將穩重而踐諾的基因刻在了骨子裡。
人心是最大的流量池,2022年,濟南實現全國文明城市創建“四連冠”,並提出更高目標——建設更高水平文明城市。文明不是說說而已,而是把C位讓給市民。
所謂上下同欲者勝,濟南出圈是整個城市齊心努力的結果,很多遊客離開濟南後,願意主動宣傳濟南的好,在社交平臺小紅書上檢索,“泉在濟南”相關主題的筆記多達十幾萬篇,每一條推薦,都是爲濟南種下一顆引客的種子。
濟南走紅不是因爲它太優秀,而是因爲時代太需要這樣一座城市。城市數量與規模快速擴張,社會訴求愈加多元化,而現有城市治理理念、模式和政策已經難以滿足人民對美好生活的迫切需要。
在這一背景下,濟南幸運地成爲良法善治的城市“代言人”,並啓發着中國城市走入覺醒年代。
三、結語:濟南,做時間的朋友
這些年,濟南實現了由量變到質變的跨越式發展。實有人口超過1000萬,GDP突破1.2萬億元,正處在邁向“強省會”的關鍵時期。文化是軟實力的核心因素,也是推動“強省會”實現突破的重要一環。
劉強書記多次提到,要通過推動文化事業和文化產業繁榮發展,提升羣衆凝聚力、社會親和力、城市吸引力,持續壯大城市軟實力。
衡量文旅產業的成功與否有三個標準:一要讓遊客得到極致體驗;二要形成強大的品牌和口碑;三要帶動區域產業的發展,服務於當地百姓。
這三點,濟南都做到了。
城市軟實力不是自然而然形成的,也不是一朝一夕之間就能塑成的,必須有歷史耐心,保持戰略定力,在充分尊重城市發展規律、做好戰略謀劃的基礎上,制定階段性目標任務,持續發力,步步爲營,久久爲功,不斷取得新的成效。硬實力是打造網紅城市的最大底氣和支撐力,爲後續網紅城市發展帶來持續動力。
濟南有主動求變的城市基因傳承,有雄心打造“世界泉水之都、文化旅遊名城”,有路徑和實力舉全市之力打造“泉在濟南”城市文旅新IP,恰逢戰略機遇期,濟南未來可期。
從宏觀層面上來看,濟南的網紅模式同樣值得高度重視,當前中國發展面臨的重大挑戰,在市場層面表現爲需求不振,消費疲軟。
濟南所體現出的這種上至政府,下至普通百姓“我要做”的衝勁和韌性,體現了人性的光輝,也是中國前進的寶貴動力之所在。
參考資料:[1].城事在人:淄博現象背後的城市治理與變革,魏濤
[2].王志綱:村超爆火,背後有高人,正和島
[3].北方這座特大城市,爲什麼一過節就提“泉在濟南”?浮見排版| 米小白| 米禾主編| 孫允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