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年“喚醒”兩千年古城
楔形的西漢“城牆”畔,精心養護的花草蔥鬱,一條“護城河”隨彎就勢,2200歲的路縣故城將和新建成的博物館相望,當下的觀衆與古老的歷史無障礙溝通……這一切美好的願景從昨日開始落地,路縣故城遺址保護展示工程正式開工建設。預計2022年,主體工程將完成。新博物館設計建設方案將爲考古發掘遺蹟量身打造,既實現遺蹟不挪地兒,原址原樣展示,也能滿足現代化的展陳和參觀需求。
路縣故城遺址位於城市副中心行政辦公區西北,運潮減河南岸,京秦鐵路東側,距北京市中心約25公里。近年來對這座城的考古,打通了一條跨越漢代到明清時期的“時空軸”。
“目前看到的城牆位置就是路縣故城南城牆的原址,護城河也不是憑空想象的,有考古基礎。”考古工作者特意解釋,但類似城牆的高度等並非原貌,目前只是示意,未來還需要通過進一步分析研究來確定細節。
這種求真的態度,也是工程建設的亮點。城牆往南約一百米處,就是未來博物館的位置。當下,這裡還是“考古狀態”——深四五米的探坑,不同深度的土層上貼着1至6不同的數字。工作人員解釋,路縣故城遺址的延續時間長,勘探該區域內的地層堆積自上而下主要可分爲擾土層四層、明清文化層、唐遼金文化層和漢代文化層,各層都用不同阿拉伯數字表示,每層出土有相應時期的遺蹟和遺物。
漢代水井“入住”博物館
外行眼裡一個個深坑,在考古人眼裡就是一處處繁華的生活生產場面。“H代表灰坑,M代表墓葬。”工作人員用語言還原漢代場景,“這處圓形區域大約五六平方米,是一處房址,初步判斷不是居住的房間,而是當時窯址附近供人歇腳的地方,遠處的圓形區域是一口漢代水井。”
在他的描述下,房舍、窯廠,還有水井、竈、道路,一處漢代人生活工作的場景逐漸浮現。而未來的博物館裡,這一切將變得可視化。“漢代水井等遺蹟會原址保護,成爲博物館裡的一件‘展品’。”建設方工作人員說,博物館建在這些遺蹟上,施工過程對它們不能有任何破壞,所以方案几經修改,還在不斷優化。
12米高博物館2022年建成
目前,博物館基本數據已經確定:總建築規模約1.8萬平方米。其中,地上建築面積約0.85萬平方米,建築高度12米。預計2022年完成主體工程。
博物館的模型也公佈了。從沙盤上看,這裡將被綠樹環繞,形成遺址與博物館交相輝映的格局。按規劃,這處工程將融展覽展示、文物保護、科學研究、社會教育四大基本功能爲一體,整合搭建博物館展示、考古研究、文物保護、文化遺產保護傳承等學科平臺。
市文物局局長陳名傑說,路縣故城遺址是目前所知通州地區最早的古代城址,是通州歷史的“雛形”。而路縣故城遺址公園及保護展示工程將打造成爲北京考古遺址公園的典範。這裡將成爲一個市民共享的文化客廳。
明年探尋路縣故城南城門
即將建設的路縣故城遺址保護展示工程位於路縣故城外。明年,考古工作者計劃開始探城,南城門將是發掘重點之一。
路縣故城遺址是在2016年城市副中心建設前期考古勘探時發現的西漢遺址。如今,考古工作人員已經發掘了路縣故城遺址城內主幹道、南城壕東段和東城牆北段等遺蹟,建構起城址的主體框架,瞭解了城址時代和形制等基本問題,可初步明確路縣故城遺址的基本結構爲城牆和城壕組成城址本體。
同時,爲配合基本建設,考古工作人員還在城外西南部和南部的遺址區內發掘了25000餘平方米,發掘了30餘座房址、140餘口水井、10餘座窯址、10餘條道路、1000餘座灰坑等,掌握了城外遺蹟的主要特點。在城址外北部、東部、東南部和南部則發掘了6000餘座戰國至明清時期的古代墓葬,明確了墓葬和隨葬器物的演變軌跡。明年,發掘還將繼續,其中包括尋找南城門。(劉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