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磅規劃出爐!涉連雲港北站……
日前
連雲港市自然資源和規劃局發佈
《連雲港市國土空間綜合交通規劃
(2021-2035)》
批前公示草案
重點規劃範圍爲中心城區
東至黃海
北至興莊河
西至瀋海高速公路—長深高速公路—薔薇河沿線
南至古泊善後河—燒香河一帶
陸域面積966.86平方千米
索 引 號 014252719/2024-00267 分 類 相關專項規劃 發佈機構 連雲港市自然資源和規劃局 發佈日期 2024-11-22 標 題 《連雲港市國土空間綜合交通規劃(2021-2035)》批前公示草案 文 號主 題 詞內容概述時 效 長 期
《連雲港市國土空間綜合交通規劃(2021-2035)》批前公示草案
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城鄉規劃法》有關規定,對《連雲港市國土空間綜合交通規劃(2021-2035)》主要內容公示如下:
一、規劃編制背景
隨着中國式現代化邁入新徵程,城市發展向高質量、內涵式、集約型、綠色化轉變。綜合交通規劃作爲國土空間規劃體系中重要的專項規劃,是明確交通發展方向、配置交通資源、支撐城市空間拓展、佈局重大交通基礎設施、促進交通與土地利用協調發展的綱領性文件,對城市空間結構和佈局起重要引導作用。爲搶抓“一帶一路”、“交通強國”、“雙碳”、“江蘇沿海大開發”等國家重大戰略機遇,充分落實新一輪國土空間規劃的戰略意圖,推動連雲港高質量發展,連雲港市自然資源和規劃局啓動《連雲港市國土空間綜合交通規劃(2021-2035)》編制工作。
二、編制依據
《中華人民共和國城鄉規劃法》(2008,2019 年修正)
《中共中央 國務院關於建立國土空間規劃體系並監督實施的若干意見》(2019)
《國務院關於深入推進新型城鎮化建設的若干意見》(2016)
《交通強國建設綱要》(2019)
《國家綜合立體交通網規劃綱要》(2021)
《長江三角洲區域一體化發展規劃綱要》(2019)
《長江三角洲地區交通運輸更高質量一體化發展規劃》
《連雲港市國土空間總體規劃》(2021—2035年)
《連雲港市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四個五年規劃和二〇三五年遠景目標綱要》
《連雲港市“十四五”綜合交通運輸體系發展規劃》
《城市綜合交通體系規劃標準》(GB/T51328-2018)(2018)
其他規範和相關規劃
三、規劃範圍及年限
規劃範圍:連雲港市域。重點規劃範圍爲中心城區東至黃海,北至興莊河,西至瀋海高速公路—長深高速公路—薔薇河沿線,南至古泊善後河—燒香河一帶,陸域面積966.86平方千米。
規劃年限:規劃基準年爲2023年,規劃年限爲2024-2035年,規劃目標年爲2035年,近期至2030年,遠景展望至2050年。
四、發展目標
構建雙向開放的全國性綜合交通樞紐、內暢外達集約高效的組團快聯城市、綠色低碳的公交示範城市。
到2035年基本建成公、鐵、水、空、管綜合立體交通網,高水平建設“全國性綜合交通樞紐”、“國際樞紐海港”;基本形成“雙快”(快速路+快速公交)體系骨架,支撐城市組團發展;顯著提升城市步行和非機動車設施水平,街道空間與出行品質得到優化;基本建成“安全便捷、集約高效、智慧低碳”的現代化高質量綜合交通體系。
到2050年全面建成現代化高質量綜合交通體系,實現“人享其行、物暢其流”。
五、主要規劃方案
(一)區域綜合交通規劃方案
1、港口規劃
連雲港港定位爲國際樞紐海港、沿海主要港口、長三角世界級港口羣重要港口。規劃至2035年形成佈局完善、分工明確、發展有序的規模化港區,貨物吞吐量達到5.5億噸,集裝箱運量達到1500-2000萬標箱。建成由鐵路、公路、航道、管道運輸、皮帶機運輸等多種運輸方式協調發展的集疏運體系。
2、鐵路規劃
(1)鐵路線路規劃
規劃形成五向高鐵網和五向普速鐵路網。五向高鐵網包括沿海高速鐵路(青島至連雲港段)、連臨城際鐵路、連徐高速鐵路、連淮揚鎮鐵路、沿海高速鐵路(連雲港至上海段)。五向普速鐵路網包括青連鐵路、連臨鐵路、隴海鐵路、連宿蚌鐵路、連鹽鐵路。
規劃利用既有鐵路富餘運能開行市域(郊)列車。
(2)鐵路場站規劃
規劃形成“一主五輔”的客運鐵路場站佈局。其中“一主”爲連雲港站,“五輔”分別爲連雲港東站、贛榆站、東海縣站、灌雲站和灌南站,預控連雲港北站和花果山機場站。
規劃形成“7+4+2”的貨運鐵路場站佈局,即7個門戶型、4個片區型、2個專業型貨場。
3、航空規劃
規劃形成“1+6+N”的航空樞紐佈局,包括1處運輸機場,6處通用機場,N處其他類型機場。
至2035年花果山機場將建成國內區域幹線機場,國際機場。推進機場擴建,飛行區指標達到4E,完善航線佈局,補強貨運短板,提升集疏運能力。規劃建成6處通用機場,其中東海縣、連雲區、灌南縣3處綜合型通用機場,贛榆區、海州區、灌雲縣3處特色型通用機場。鼓勵在全市適宜的地點建設一批各具特色的直升機場或水上機場。
4、公路規劃
(1)高速公路網規劃
規劃形成“五縱兩橫三聯”高速公路網絡,其中“五縱”爲長深高速公路、瀋海高速公路、臨鹽高速公路、臨海高速公路和鹽洛高速公路北延,“兩橫”爲連霍高速公路、連宿高速公路,“三聯”爲東疏港高速公路、贛榆疏港高速公路和北疏港高速公路。
(2)幹線公路網規劃
規劃形成“十一縱、九橫、八聯”普通國省幹線公路網,總里程達到1700公里,重點提升中心城區與縣城、縣城與重點特色鎮之間的覆蓋與銜接效率。
(3)農村公路
高標準實施農村公路提檔升級,加強縣鄉村(戶)道路連通,推進村組連接道路的建設。打造“一縣一品牌、一區一特色”的連雲港農村公路特色品牌。
5、內河航道網規劃
全面提升航道等級,規劃形成“三橫兩縱”的主骨架航道網絡,規劃航道里程475.73公里,重點推進內河航道網通港達園,提高內河航道服務港口和產業的能力。
(二)樞紐體系規劃
市域規劃形成“4+5+N”綜合客運樞紐體系。其中4處主要綜合客運樞紐分別爲連雲港站樞紐、連雲港港口國際客運站樞紐、花果山機場樞紐、連雲港北站樞紐(預控);5處一般綜合客運樞紐爲連雲港東站樞紐、贛榆站樞紐、東海縣站樞紐、灌雲站樞紐和灌南站樞紐;N處一般客運樞紐爲公路客運、市域郊鐵路、城鄉公交等站點。
市域規劃形成“10+7”貨運樞紐體系。其中10處多式聯運型貨運樞紐分別爲中哈(連雲港)物流中轉基地、上合組織(連雲港)國際物流園、一帶一路供應鏈基地(連雲港)項目、空港物流園、徐圩新區多式聯運中心、連雲港港旗臺作業區混礦中心工程、連雲港中外運港口化工物流項目、贛榆臨港綜合物流園、灌河港區物流園、東海鐵路物流園;7處通用集散型貨運樞紐分別爲徐圩新區化工品供應鏈一體化服務基地、連雲港港口冷鏈物流中心(一期)工程、灌雲經開區物流園、楊集物流園、東海電商產業物流園、東海經開區物流園、灌南物流園。
(三)城市道路系統規劃
中心城區規劃“七主七聯”快速路網,支撐組團城市發展。其中“七主”分別爲臨洪大道、港城大道—科苑路—瀛洲路、秦東門大街—徐新路、大港路—S242、新光路—海濱大道、懷仁路、長深快速路;“七聯”分別爲宋莊立交連接線、匯晶路、G310、鹽河路南延、凌州路—新浦大道、海青路—東風路、G204贛榆城區段—贛榆南環路。
中心城區規劃“五十橫三十二縱”主幹路網。進一步加密和完善次幹路網,加強與主幹路佈局的協調。根據用地性質和功能分區加密城市支路,完善微循環路網。
(四)公共交通系統規劃
貫徹公交優先理念,以中低運量公交爲骨架,常規公交爲主體,社區微巴、定製公交、旅遊公交、共享電動/自行車爲補充,場站和專用道爲支撐,打造層級分明的連雲港特色公共交通系統。打造高品質、中運量、低成本骨幹公交覆蓋主要公交廊道,支撐組團城市發展;打造高靈活、廣覆蓋、數字化常規公交系統,承擔組團內微循環、骨幹公交接駁功能;打造立體化、配建制、集約化的樞紐體系,保障公交場站用地,提高公交場站綜合開發水平和土地利用率。
(五)靜態交通系統規劃
根據中心城區不同區域的用地和交通特徵,劃定一類區(重點補缺區)、二類區(協調發展區)、三類區(寬鬆供應區)三類停車分區。通過停車分區,實施差別化的停車供給和需求調控策略,實現以靜制動、動靜協調的停車發展理念。規劃112處路外公共停車設施,提供約1.6萬個泊位。
(六)步行和非機動車系統規劃
依託城市道路佈局,打造通勤步行網絡和非機動車網絡,依託山水海濱資源和歷史文化資源打造具有連雲港特色的休閒慢行系統。優化步行和非機動車過街設施佈局。推廣完整街道設計理念,提升街道空間品質。
(七)貨運及物流交通規劃
構建“物流園—城市物流中心—末端配送網點”現代化三級物流體系,依託高速公路、普通國省道、主幹路打造三級貨運通道體系,構建便捷暢通的貨運道路網絡。中心城區設置限貨區,減少貨運交通對城市的影響。
(八)交通管理與交通信息化
通過交通需求管理和交通系統管理,建立綜合交通管理協調機制,適時推進綜合交通管理體制改革,加強交通安全宣傳教育,全面提高交通管理隊伍整體素質。建立綜合交通管理信息系統,通過基礎設施層、數據融合層、應用支撐層、智慧應用層和門戶層的構建,打造連雲港市交通信息化平臺。不斷提高交通管理信息化水平,在建立道路交通流量採集信息平臺、停車管理信息平臺、公共客運交通管理信息平臺、貨運及物流信息平臺的基礎上,加強各種交通管理信息數據的融合,以交通指揮中心和交通運輸信息平臺爲基礎,建立綜合交通管理信息一體化平臺。
(九)保障措施
1、加強組織協調,建立區域交通協調機制,開展制度建設研究,分層次、分階段的組織交通規劃編制工作。
2、加強實施管理,建立健全規劃動態監測、評估與修訂機制,優化規劃傳導路徑,重點項目提級管理。
3、加強要素保障,完善交通資金投入,完善相關政策法規體系等。
(十)意見反饋
公示期爲2024年11月22日-12月23日。
聯繫電話:0518-85408104(市自然資源和規劃局市政基礎設施處)。
公示期間若有意見,請於公示期內將書面材料送至市自然資源和規劃局市政基礎設施處。本材料是爲方便公衆瞭解規劃方案、提出反饋意見而製作的參考性文件,不作爲法律文件使用,法定規劃以最終批覆的規劃成果爲準。
來源:連雲港市自然資源和規劃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