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地產大亨爭搶海外房產市場意義何在

中國的房地產大亨們正加快走向海外房產市場。從東南亞韓國,從悉尼冰島到紐約舊金山,人們能看到那些在國內地產界耳熟能詳的名字,也活躍在當地地產界甚至媒體上,如馮侖王石黃怒波楊惠妍……

此前,虎嗅曾引用了王石的一個觀點,他說萬科走向海外的邏輯之一是其老客戶紛紛遷往海外。

福布斯中文網一篇報道從更豐富的角度解讀了這個現象與趨勢。虎嗅把一些有價值的信息摘錄如下:

數量幾何

中國人海外置業的數量,難以估計。

鑑於涉及的管轄部門非常多,再加上當事人的審慎態度,很難準確估算中國人海外置業的具體數目。資本管制又進一步增加了問題複雜性。根據中國的相關政策,中國居民每年匯往海外的資金不應超過5萬美元——由於一些非正式渠道的存在,這一規定早已形同虛設(開發商的境外投資也需要獲得政府的批准)。當然,這些條條框框根本無法澆滅中國人海外置業的熱情。中國買家正在如潮水般地涌向悉尼和新加坡城市全美地產經紀商協會(National Association of Realtors)的一項調查顯示,2012年,中國人已成爲美國住宅市場僅次於加拿大的第二大海外購買羣體,佔美國住宅對外銷量的11%,大大高於2007年的比重(5%)。

而在中國開發商的所有投資中,海外項目現在依然只佔一小部分。

意義:“消遣”、反週期、對衝

2013年第一季度,中國的住宅和商業房產銷售額高達2260億美元,較去年同期增長61%。“我們認爲,對於中國開發商而言,海外項目僅僅是用來消遣而已,還不是關乎其生計的基本盤。”法國里昂證券公司(CLSA)常駐香港的地產分析師翁妮可如是說。每當中國國內房地產市場陷入低迷時,那些擁有海外項目的開發商的確顯得更有韌勁。“中國的問題在於,所有房產項目的價格走向幾乎都是一致的。開展海外項目是一種反週期投資,能夠幫助中國開發商抵消國內市場低迷帶來的負面影響。”她說。

中央政府努力調控居高不下的住房價格之際,海外項目爲開發商及其富有的客戶提供了一個防範損失的渠道。中國的富人羣體通常在國內擁有多套房產,在他們看來,在海外置業是獲得外國居留權捷徑。儘管中國政府爲了抑制房產投機,已經採取了諸如提高賣房所得稅,限制居民購買第二套住房,提高住房貸款首付比例等措施,但大多數城市的房價依然不爲所動,繼續高歌猛進。

瑞士信貸(Credit Suisse)亞洲房地產研究部主管勁鬆表示,開發商已開始跟隨其客戶進入海外市場。“我接觸的大多數開發商都非常明確地表示,他們不排除進行海外投資,但他們目前都非常謹慎,”他說,“中國開發商進軍海外市場的趨勢纔剛剛開始。”

中國開發商在海外的目標羣體

奧克蘭海濱項目合夥人單偉勳表示,他並不期望向中國買家出售住宅,“我們的目標客戶是舊金山灣區的普通人羣。”他說。(他的本地合作伙伴、開發商)傑爾梅蒂對此表示同意,但他補充說道:“我們很樂意看到中國人來這裡投資房地產。”

而萬科集團一直在熱情地向國內客戶兜售其海外項目。王石透露稱,萬科打算將舊金山項目655套住宅中的40%出售給中國買家,現已預售了200套。

中國開發商的客場劣勢

儘管許多中國買家都信任某個熟悉的品牌或銷售代理商,但更多的人會認爲,外國本地的開發商擁有更好的產品。中國企業不得不直面陌生甚至帶有歧視性的市場條件和政策法規,他們也欠缺應對工會和環保團體經驗,因而很可能陷入動輒得咎的境地

“開發商在海外市場只做住宅項目是很難收穫成功的”,在接受《福布斯》亞洲版採訪時,馮侖這樣說道。僅僅在中國擁有一大羣優質客戶還是不夠的。“美國房地產業高度分散化。如果中國公司能夠收購經驗非常豐富的當地開發商,充分利用它們在當地市場的專業知識,並將其與中國國內客戶的需要結合起來,他們就有可能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