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華文化國際傳播要堅持唯物辯證法

目前,海外聽衆或受衆對中國故事、中華文化、中國形象的認知基本上屬於“感性認識”,這種認識停留在感官階段,如觀斗轉星移、日月變換,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上升不到科學認識,就不會從理性上深度認同。感性認識如同在牆面貼貼紙,理性認識如同在牆面釘釘子,深度不同,牢固度也就不同。

目前處於感性認識階段的中華文化走出去工作,應充分發揮感性認識的積極影響,擴大中華文化的瀰漫性、泛在化,首先形成中華文化影響力的廣度,形成氣場,在此基礎上抓住主要矛盾、關鍵問題、重要國家、重點區域形成焦點,鑽孔、釘釘子,形成理性認識,甚至建構理論體系、話語體系,推動海外受衆形成比較正確且完整的中華文化認識。

中華文化的豐富性導致相關感性認識的豐富多元,這是吸引海外受衆進一步認識和理解中華文化的基礎。但何時藉助感性認識儘快形成理性認識,需要我們“有的放矢”,蒐集好材料,認真調查研究,把握好傳播的度和方向,掌握好融入的分寸,確定好傳播的對象,在恰當的時候釘下第一顆釘子。我們既不能爲當前表面的熱鬧而沾沾自喜,裹足不前,這是目光短淺的表現;也不能依據已有的理論和經驗指手畫腳,公式先行,這是形式主義的表現。我們要主動感知新出現的事物,不“無的放矢”,聚焦具體事物分析不同事物之間的本質聯繫,儘快形成可提高中華文化傳播效能的理性認識,這樣才能入耳入眼進而入心,從感性到理性,從經驗到理論,由外到內全覆蓋。

哪些中華文化元素更具有世界性,需要走出去“試一試”“練一練”,用實踐加以檢驗和證明。那些不但能感動人更能打動人的中華文化元素,就要加大傳播力度和廣度。中外合作要創造中華文化經受實踐檢驗的環境,耐心去嘗試,去揣摩,去分析,要讓海外受衆瞭解其中一點,我們就得提供一個扇面。我們不能只吹喇叭不唱戲,既要編劇也要親自演戲,這樣才知道臺詞的好壞,臺詞與音樂是否和諧;我們也不能只做旁觀者,紙上談兵,而是要在中華文化國際傳播實踐中瞭解對方需要什麼,希望如何得到所需要的,得到後用於何種目的等等。“要想知道梨子的味道,最好親口嘗一嘗。”核桃的味道,也得打破殼吃到後才知道。這是保證中華文化真正落地的前提,是基本保證。

中華文化走出去是一個過程,要經過一個個相對真理才能接近絕對真理,即實現中華文化國際傳播的終極目標。這個目標的實現不會一蹴而就,要經過無數次實踐、獲得無數次相對真理,然後才能清楚到底要傳播什麼樣的中國文化,對不同的國家如何採取不同的傳播方式,如何通過一個個地區或國家的傳播,最終實現世界範圍內的整體性傳播目標,這和積累無數次相對真理而接近絕對真理的途徑是一致的。這個工作任重道遠,需要一代代人前赴後繼,但只要我們認識到了實現最終目標的這一客觀規律,先實現一個個小目標,獲得一個個相對真理,就能始終充滿信心地傳遞接力棒,“子子孫孫無窮匱也”,最終實現中外文化互通盡融,人類命運共同體成爲全世界共識。

正確的認識來自正確的立場、觀點和方法,反之亦然。正確的方法就是辯證法,只有堅持辯證法,才能客觀認識事物的規律,並按照客觀規律做事。中華文明來自中華民族的生存實踐,經歷了數不清的違背唯物辯證法的失敗和教訓,在這一點上中外文化是相通的。中華文化海納百川,從來不迴避自己的問題,也可以向世界坦誠相待。我們可以把中國歷史上的教訓講給世界聽,從對失誤的共同反思中,一起回到唯物辯證法上來,推動世界獲得理解中外文化的正確立場、觀點和方法。

來源:中國日報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