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時社論》不要低估美國憲政韌性
中時社論
距今233年前,也就是1787年,一羣睿智的美國建國先賢們在費城會議廳歷經116天的激辯博弈,制訂出《美國憲法》。這部根本大法奠定了美國政治制度的法律基礎,隨即於當年9月17日費城制憲會議通過,並獲得加入聯邦的13個州的特別會議批准。據此,美國成爲一個由各擁主權的州所組成的聯邦國家,同時也由聯邦政府來爲聯邦的運作而服務。
在建立憲法時,這些建國先賢們認爲有兩點認知至關重要:一、政府是必要之惡。沒有政府的強制力,社會將出現失序,國將不國;二、任何權力都是靠不住的。這羣先賢們深知「細節決定成敗」,爲此設計出了一個極爲精緻的政治體系:1.行政、立法、司法三權分立且互相制衡;2.聯邦與州分權,凡未被授予聯邦的權力,歸屬各州和人民;3.「權利法案」,即憲法前10條修正案賦予人民廣泛的權利。
在所有權力中,最危險的是行政權,因爲它集中於總統一人之手。以華盛頓爲代表的建國先賢們具有「視權力如糞土」的高貴品質,但後來第32任總統富蘭克林.羅斯福因二戰連任4屆總統,美國於1951年通過憲法第22修正案,規定「擔任總統不得超過兩屆」。這套制衡總統的體系在1972年的水門事件中經歷了檢驗,最終尼克森辭職。
去年11月3日美國總統大選,當時美國社會猶如訊息爆炸的壓力鍋,充斥着各種似是而非、煽動人心的新聞。特別是2020年大選與新冠疫情息息相關。世界衛生組織就表示,COVID-19假訊息大流行在全球造成嚴重後果,而在美國,川普本人正是這些錯誤訊息的最大推手,也造成美國抗疫的失敗,染疫和死亡人數皆高居全球之冠,這又直接關係到總統選戰。
非裔男子喬治.佛洛伊德在去年5月間遭白人警察壓頸致死,也牽扯出一連串種族衝突的傷痕,並帶動「法律與秩序」成爲競選話題,包括「驕傲男孩」等白人至上主義組織,以及「匿名者Q」(QAnon)等極右派團體伺機擴大社羣媒體聲量,試圖推動特殊的政治目的。
在大選年原本壁壘分明的熾熱氣氛中,這些挑釁言論與層出不窮的假新聞,加劇了在訊息大海中將選戰帶往未知方向的風險。特別是大選投票結束後,川普咬定郵寄投票存在弊端、拒絕承諾移交政權,並煽動支持者衝撞體制,終於爆發震撼全球的佔領國會事件,宛如第三世界國家。
可以說,2020年大選,美國經歷了前所未有的憲政挑戰。尤其聲稱大選全面舞弊的在任總統,擁有無數敢拚、肯拚的支持者,但是他們發起在7個戰場州、華府和美國最高法院,總計超過60個試圖推翻大選結果的法律訴訟,迅速被所有的法院以缺少證據、違反法律原則或者違反憲政而駁回,即使是川普提名的保守立場大法官,都拒絕「體察上意」。
1776年以來最嚴峻考驗
此次川普的衝擊,無疑是美國體制自1776年建國以來遭遇到的最嚴峻考驗。川普向美國體制發起了「終極壓力測試」:濫用總統權力,大搞對他個人忠誠,謊言治國,綁架共和黨,摧殘美聯準會,反對最高法院,推行民粹主義、民族主義、種族主義,施壓外國領導人調查對手拜登,勒索搖擺州「找出選票」、呼籲選舉人背叛選民、煽動民衆衝撞國會,惡行罄竹難書。
但混亂中,美國憲政卻悄悄產生作用,在司法系統全面駁回選舉訴訟,國會爆發佔領事件後,臉書、推特封鎖了川普的帳號,接着1月13日川普被衆議院以煽動叛亂之罪名彈劾成立,美國憲政終於「把權力關進制度的籠子」,政權順利交接。美國用實際行動給全球上了一堂生動、深刻的實踐課,只是場面有些混亂。
歷經此次驚濤駭浪的美國大選,「制度遠比人強」應是世人的共同感知。即便是以倒海翻江之勢,不惜一切違反制度,煽動死忠支持者意圖推翻選舉結果的川普總統,最後還是被行之200餘年的美國憲法制服,而且還在美國曆史上留下唯一在任卻被兩次彈劾的昭彰惡名。
進入20世紀,美國治理能力衰退,經濟不振,國力趨弱,但擁有能有效制衡權力的憲政體制,有足夠的約束力收服桀驁不馴、大權在握的美國總統。大陸則以一黨專政集體領導制展現超高效能,帶動國家飛速成長。兩個不同體制的競爭,將是21世紀的核心議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