坐緬甸火車 奢享一段非凡慢時光
嗚——嗚——哐當哐當……曾經是文藝作品中經典的火車擬聲,隨着火車的不斷提速,如今在國內幾乎聽不到了。然而,在緬甸等東南亞國家,坐一段緩慢搖晃的火車,卻是保留旅遊項目。
乘緬甸仰光環城小火車,從車流涌動、燈火輝煌的市區坐到房屋破舊、人煙稀少的郊區,彷彿穿越回了上世紀80年代,不僅可以飽覽一路景色,還能與緬甸普通百姓零距離接觸,體味市井百態。
百年曆史的米軌鐵路網
緬甸鐵路始建於1887年,到1914年鐵路網就已基本成形,至今沒有太大變化。緬甸大部分枕木都有上百年曆史,鐵軌是1米窄軌,而不是現在國際通用的1.47米軌道。1901年通車的谷特鐵路橋長達689米,是當時世界上最長的鐵路橋。它既是緬甸重要的交通設施,也是有名的旅遊景點。
緬甸全國鐵路總長5000多公里,現在運行的火車車廂多是2000年後從中國或印度引進,也有各國政府贈送的舊車廂,例如每天行駛在仰光環城軌道上帶空調的小火車車廂就是日本捐贈的,而火車頭則以法國生產的內燃機車爲主。
緬甸火車站大部分都是開放式的,有些車站售票處甚至就是門口擺的一張桌子,火車每20分鐘一班,雖然有時間表,但幾乎都不能準時。仰光環城火車票價自2015年起改爲每張票200緬甸元(約合1元人民幣),不分路段,本國人、外國人票價一樣。
乘客可以隨便跳上跳下
對於每天坐火車的人來說,火車不僅僅是一種交通工具,更是他們的生活方式,儼然已經成了生活中不可分割的一部分。緬甸火車最大的兩個特點就是“慢”和“搖”。時速最高的路段是仰光到曼德勒,可以達到每小時60公里,而其餘鐵路段時速在15公里—30公里,有名的仰光環城小火車運行一次需要3.5小時,經常看到當地人在火車還沒到站時突然跳下車,可見速度之慢。
等待火車到來的時候,很多人坐在月臺旁的肉串攤或是粉絲攤上悠然自得地吃着小吃。先是火車的輪廓出現在遠處,然後能看到火車頭了,等到又近了一些,火車才“嗚”一聲鳴笛,提醒大家火車就要進站了。火車還沒停穩就陸陸續續有幾名緬甸男子跳下車來,整整筒裙,信步走開。有時候更能看到一些小販單手擔着或者頭頂着裝滿油炸餅或者拌芒果的篩子,另一隻手抓着車門旁的扶手,車快停下的時候,才鬆手跳上月臺,篩子裡的貨物依然穩穩當當。
車廂熱鬧如市集
每個站上車的人都不太多,車廂裡卻熱鬧非凡,很少見有一直玩手機的低頭族,說笑聲、叫賣聲、火車“哐當”聲交織成交響曲。車門很窄,有高高的臺階,除了日本捐贈的空調車外,幾乎都是沒有門的,因此經常見到火車出發後門口坐了一位大叔在看報紙或是一對小情侶在拍照。
最有意思的是車上各種小販,簡直就是濃縮的市場,頭頂着篩子的大媽扯着嗓子叫賣“玉米、紅薯”,後面端着鐵盤的大叔接着叫道“新鮮的西瓜100緬甸元一片了”,臉上塗着厚厚特納卡的小女孩拎着幾包煮好的鵪鶉蛋和花生,一個一個問乘客要不要,兩名皮膚黝黑的小哥擡來一滿筐蘋果大喊着“瑞麗來的蘋果1000緬甸元10個,香甜可口,便宜賣了,便宜賣了”。最有意思的是,要是有個小販擋了別人的路,那個人就會模仿小販叫賣聲,比如喊道“玉米,讓一讓啦”。熱鬧一會,彷彿約好了似的,小販們或者走到其他車廂去叫賣,或者半路下車去了,車廂裡一下子就安靜下來了。
幾位裹着紗巾當筒裙穿的歐洲女性激動地跑前跑後拍照,兩個看起來十歲左右的小孩跑過去要跟她們合影。外面地裡正在幹農活的大姐放下鋤頭朝着我們笑。火車到新的車站,又上來幾位小販叫賣,這次換成拌木瓜、芒果和炒粉絲了。幾個穿着制服的學生從車站門口狂奔過來,車子已經開始啓動了,他們還在奔跑,終於,在車子離開車站之前他們抓住了車門處的把手,跳上車來,互相打趣着找地方坐下。路過一個菜市場,幾個拎着籮筐滿載而歸的大媽大嬸在火車駛過後敏捷地穿過鐵軌抄近路回家。幾名小和尚正沿着鐵軌往前走着,火車經過的時候停了下來,朝我們揮了揮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