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0後垃圾分類達人8年踏遍百餘小區量身“定製”分類方案
在海淀街道小南莊社區,垃圾分類已經成爲了這裡的“新時尚”。小南莊社區建立了全品類智能櫃機分類驛站,用“互聯網+”模式助力垃圾分類,居民只需要對着智能櫃機中央的屏幕“刷臉”,就能輕輕鬆鬆地投放各類生活垃圾,投放完成後還能獲得相應的積分獎勵。
同樣,在香山街道四王府村,一輛垃圾移動分類回收車穿梭於各條街巷。每天早晚兩個時段,伴隨着“垃圾分類我們一起來”的喇叭聲,居民紛紛提着自家的垃圾前來排隊投放,大家只需在機器上刷一下“垃圾分類管理卡”,就能在家門口投放廚餘垃圾和可回收物,同時完成投放垃圾稱重和積分數據的系統錄入。
這些垃圾分類創新工作模式的背後,都有一家垃圾分類第三方服務公司的身影。公司的創始人是一位80後青年,他用8年時間踏遍了海淀區100多個小區,並結合各小區實際情況,因地制宜,“定製”垃圾分類方案,所服務的社區均100%達到考覈作業標準,他也榮獲了由北京市城市管理委員會授予的北京市生活垃圾分類達人稱號。他就是梅昌林。
“我希望在垃圾分類這件事上,可以貢獻一些青年人的智慧。”2007年,梅昌林從部隊退役,之後開始在北京創業,從事環衛保潔,“當時北京要舉辦2008年奧運會,對環境治理非常重視,我也希望能爲北京的環境出一份力。”梅昌林說。幾年以來,他公司的環衛保潔工作得到了街道的認可和肯定,2012年,海淀三環小區想做垃圾分類試點工作,首先找到了梅昌林,希望他能擔負起這個任務。雖然當時梅昌林對垃圾分類只有初步的認識,但他意識到這是以後城市發展的大趨勢,便答應了下來。既然要推廣爲試點,分類的硬件設施一定不能落後,但當時的市場上,智能回收機比較流行,回收機只能接收可回收垃圾,居民日常生活產生的大量廚餘垃圾和其他垃圾則“無處安放”。
“智能回收機定位在‘回收’,而我們的智能垃圾分類機需要定位在‘分類’上。”梅昌林告訴北青報記者,那幾年,他和公司僅有的幾位技術人員時常遊走於各個科技博物館和這些智能回收機的公司之間,“偷學”了不少大數據處理、“刷臉”傳感等前沿技術,最終,他們設計的第一臺智能垃圾分類機於2018年正式落地。相比以前的智能回收機,智能垃圾分類機多了四類常見的分類桶,居民在投放刷卡時,智能桶站還可自動稱重,存儲居民投放垃圾的重量並進行儲值。
目前,智能垃圾分類站已經建成15個,在海淀區12個小區運營,去年8月,梅昌林帶領公司員工研發的“垃分奇”全品類分類平臺正式上線運營。該平臺運用物聯網+大數據等先進技術,可以在有條件的社區開展垃圾分類工作,能夠做到社區垃圾回收的全覆蓋、無死角,保證居民和社區產生的所有垃圾都能夠在平臺進行有效的處理。
智能垃圾分類站的投入使用,獲得了小區居民的稱讚。然而,梅昌林在一些小區走訪時也發現,桶站相對高昂的價格以及較大的體積,讓一些資金不夠或空間有限的小區望而卻步。爲此,梅昌林和同事們開了不少會,希望研發出一款小巧、便捷、實惠的機器,“投用智能垃圾桶主要是爲了數據統計,其實一臺小機器完全可以做到。”
今年上半年,車載式的智能稱重系統問世,梅昌林說,這個設備耗電少、攜帶方便,並且可以存儲幾百個品類的垃圾數據,非常方便。這種小機器目前已應用到海淀區的香山街道。
“其實做垃圾分類工作利潤不高、工序比較繁瑣,人力物力投入還大。”梅昌林說,但之所以堅持到現在,就是因爲每當他幫助一個小區“定製”出一套垃圾分類解決方案,並引領了小區居民垃圾分類新習慣時,心裡那種滿足感和獲得感是其他任何事都不能比的,“能在垃圾分類這件‘關鍵小事’上出一份力,還是很自豪的。”(本報記者 劉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