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能源汽車助力碳達峰

編前:站在“十四五”開局之年,汽車行業新發展格局正加快形成。一方面,“2030碳達峰、2060碳中和”的承諾已許下,國際形勢不確定性仍存,市場不斷開放,壓力增大、競爭加劇;另一方面,電動化、智能化網聯化爲產業發展創造了機遇,中國汽車進入轉型升級的關鍵時刻。

解構新時期能源汽車產業的發展與變革,第七屆中國電動汽車百人論壇(2021)日前在京召開。來自政府主管部門、國內外車企以及行業組織的與會代表,圍繞“新發展格局與汽車產業變革”進行了深入探討,他們對市場化芯片斷供、充電安全等諸多問題的共識和爭議,都是爲我國新能源汽車產業可持續發展把脈獻策。詳見6~7版。

從本世紀初國家新能源汽車重大專項起步,我國新能源汽車產業從2001年發展至今,走過了一段不平凡的歷程。截至去年底,累計產銷量超過500萬輛,已經超額完成任務。在日前舉行的中國電動汽車百人會論壇上,中國電動汽車百人會理事長陳清泰表示:“汽車產業仍處在激烈動盪的變革過程中,只有深刻認識和理解未來汽車,才能把穩前進方向。電動化只是這場汽車革命帷幕,與其並行和銜接的是新能源革命和新一代移動通信革命,是交通革命和智慧城市革命;隨之而來的是,汽車供應鏈價值鏈重構都獲得了新的機會。”

新能源汽車是實現碳中和的重要抓手

生態環境部應對氣候變化司司長李高表示,作爲重要戰略新興產業,新能源汽車對實現碳達峰、碳中和的目標意義重大。爲實現這一目標,更爲搶奪新一輪科技變革的戰略高地,全球各國都在不遺餘力地發展新能源汽車。

2020年11月,英國宣佈了“綠色工業革命”的十點計劃,政府投入的資金總額將達到120億英鎊。英國駐華大使吳若蘭提出,“綠色工業革命”十點計劃中非常重要的一環是,英國將力爭在2030年前禁售汽油和柴油新車,到2035年,所有新售車輛都必須爲零排放車輛。這意味着,英國將成爲七國集團中第一個徹底實現道路交通系統脫碳的國家。

德國方面已經將目前約6000歐元電車補貼和4500歐元插電車補貼政策延長至2025年,並在公佈的充電基礎設施總規劃中明確提出,到2030年建成100萬個充電站加州大學戴維斯交通研究院院長Daniel Sperling分享了當地的一項獨特政策,以能效標準來衡量每單位能量的二氧化碳當量克數,並允許燃料供應商交易信用積分。在美國加利福尼亞,電動汽車每千瓦時的耗電積分價值能達到1.5元人民幣左右。

不過,競爭雖然激烈,中國仍大有可爲。經過各方多年的努力,我國新能源汽車累計產銷量超過500萬輛,已經超額完成了此前制定的任務和目標。據全國政協主席中國科學技術協會主席萬鋼介紹,除了純電動汽車以外,我國氫燃料電池汽車同樣發展迅速,目前累計運營車輛超過5000輛,累計運行里程超過1億公里,已建和在建的加氫站超過140座。

加速構建產業生態 融入智慧能源體系

正如萬鋼所言,跨界融合是發展的新趨勢,應加快構建產業新生態,推動新能源汽車和智慧城市、智能交通、清潔能源體系、信息通信產業融合發展。

在與電力系統融合方面,中國電力企業聯合會專職副理事長王志軒認爲,應着力開展以下幾方面工作:開展交通、汽車和配電網的融合研究,探索電力交易市場化下用戶側商業生態,開展頂層設計和提前佈局,推動電動汽車與電網雙向互動標準體系研究以及在電力交易市場規則、電池梯級管理、財政支持等方面出臺相關政策。

“新能源汽車是使用新能源作爲動力的電動汽車,只有新能源汽車大規模發展才能實現新能源革命。”中國電動汽車百人會副理事長、中國科學院院士歐陽明高在談到與清潔能源體系融合發展時表示,從全球範圍來看,我國的光伏和風電具有一定優勢,且已經具備更大規模推廣的條件,但同時需要靠電池、氫能和電動車解決儲能問題,這樣才能共同構成面向碳中和的未來智慧能源大系統。

此外,政府主管部門相關負責人還提到了產業發展中存在的盲目擴張問題。國家發展和改革委員會副主任林念修表示,爲營造公平競爭、優勝劣汰的發展環境,發改委正在會同有關部門,按照市場化、法治化的原則,系統研究加強產業管理、促進新能源汽車健康有序發展的政策措施,堅決遏制盲目上馬新能源汽車項目等亂象,持續推動新能源汽車產業高質量發展。本報記者 施芸芸 《 中國汽車報 》(2021-01-25  006-007 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