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年來 法國國宴由奢入儉

法國菜焗蝸牛

法國愛麗捨宮大廚戈麥茲日前宣佈辭去總統廚師長一職,今後將作爲總統馬克龍的個人代表,承擔起推廣法國美食的任務。在有着大廚崇拜情結的法國,42歲的戈麥茲可謂家喻戶曉。雖然參與了200多萬份菜餚的烹製,但他表示準備國宴是工作中最大的挑戰。

菜品選擇受總統個人喜好影響

國宴被認爲是一種外交手段。在國家元首、政府首腦參加的這一外交宴會中,令人脣齒留香的美味佳餚能夠迅速溝通感情,創造友好氛圍。自1879年被正式確定爲法國總統府後,愛麗捨宮配備了全法頂級的廚師團隊。在過去一百多年時間裡,法國國宴儘管菜量在逐漸減少,但是使用食材之考究、菜品之精美,依然令人讚歎。

法國國宴一般在愛麗捨宮節日大廳舉行。總統和第一夫人會在大廳門口迎接來訪的外國領導人及其夫人。在法國共和國衛隊樂團現場演奏的迎賓曲中,受邀賓客踩着紅地毯魚貫而入。金碧輝煌的大廳裡,巨型水晶吊燈豪華氣派賓主通常會先喝一杯香檳作爲開胃酒,然後等待晚宴正式開始。

按照慣例,國宴菜單由總統府廚師長和禮賓官提出建議後,最後由總統或總統夫婦決定,因此法國國宴菜品的選擇在一定程度上受到總統個人喜好的影響。例如,法國前總統德斯坦喜歡口味清淡的菜;而希拉剋鍾愛醃白菜豬肉;喜歡“快事快辦”的薩科齊撤銷了主菜之後的奶酪;而這一菜式又被熱愛所有美食的奧朗德恢復;馬克龍則偏愛白汁小牛肉這一法國傳統菜餚,還喜歡海鮮和松露。

法國國宴菜式設計也會充分考慮賓客的飲食習慣。從第四共和國開始,愛麗捨宮便有了記錄貴賓來訪時菜單的傳統。現在,招待貴賓的宴席菜單都會被儲存到電腦中,以保證同一位賓客不會重複吃到同一道菜式。每一位賓客入座後都會在餐桌上看到一份菜單,菜單封面一般是法國知名畫作,別具匠心的設計不僅讓人賞心悅目,還能讓賓客感受到法國厚重的文化底蘊

舉行國宴前的愛麗捨宮節日大廳

一頓國宴凸顯各地特色食材

在第一次世界大戰之前,法國國宴有13至14道菜,戰後則減少到6至7道菜。現在,法國國宴一般由前菜、主菜、應季蔬菜沙拉、奶酪和甜點組成。戴高樂將軍上臺後,決定將以前冗長的國宴時間縮短到1個小時40分鐘,並將菜品數量減少至5道。他還重新排列了宴會廳座位,使其形成一個以國家元首座位爲底座向兩邊散開的“U形”。這種“陣型”使得200位賓客可以共聚一堂,在享受美食的同時進行愉悅的交流。

作爲法餐的代表菜,焗蝸牛經常作爲前菜出現在法國國宴上。此外,巴黎牛排油炸土豆絲、牛胸肉配橄欖醬等也是法國國宴上的經典菜品。

在發展和演變過程中,法國國宴的菜式逐漸不再講究奢華和珍貴,而更強調凸顯法國的特色風味。此外,法國國宴食材強調應季新鮮,而且要是各地的名優產品。一頓國宴下來,法國好幾個大區的特色食材就被“一網打盡”。2014年,法國時任總統奧朗德宴請英國女王伊麗莎白二世和菲利普親王時,就選用了產自熱爾省鵝肝搭配貴腐酒和松露凍作爲前菜,主菜則是東南部城市錫斯特龍的小羔羊肉搭配應季時蔬,同時還有來自不同大區的經典奶酪拼盤,最後以“夏季魅力”(用水果等做成的千層蛋糕類甜點)作爲甜品收尾。這份菜單是按照1914年法國接待英國女王的父親喬治五世制定的,晚宴前還有古典音樂會。

遵循19世紀時的用餐禮儀

按照慣例,晚宴在總統發表致辭後正式開始。在法國總統致辭時,愛麗捨宮的後廚也在井然有序地忙碌着,以保證前菜可以在總統落座後30秒內端上桌。穿着黑色西裝、戴着白色領結的服務人員高高託着餐盤,有序穿梭在宴會廳上菜或倒酒。上熱菜時,愛麗捨宮嚴格遵照19世紀的用餐禮儀,由服務生端上菜,客人依序自取。

法國美食大餐在2010年入選聯合國教科文組織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國宴上的美食也因此成爲一種文化標籤和討論話題。法國國宴不僅是招待貴客的宴會,也是展示法國美食和弘揚法國人引以爲傲的生活藝術的重要方式。也正是因爲這個原因,吃過國宴的人很難回答“是否好吃”這個問題,而更傾向於說“我很愉悅”或“我很難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