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價大局已定,樓市正在重回2015年,房價下降近50%?

98年房改以來,最近這三年的樓市調整,是前所未有的。

巨大的回撤,讓越來越多人感嘆,我們似乎正在經歷一場前所未有的大變革!

那麼今天咱們就一起來聊一聊這場大局變化,以及帶來的影響。

01.

樓市回到2016年?

先來看看當前的房價情況:

樓市下跌幅度40%,這不是我瞎掰,高盛那些大佬們早就說了這個預期。

而且從官媒的消息來看,一線城市很多價格已經回到了2016年。

根據每日經濟新聞消息:

2021年5月以來,深圳房價進入下行通道,已連續下探三年多,一些外圍區域的房價已經跌了40%左右,甚至個別二手房樓盤出現了“腰斬”,很多二手房價格已經回到了2018年的水平。

其實跌去40%,對於很多買了房的人來說,已經夠慘了。但是你以爲這就結束了嗎?一些專家大佬的預期可能比這個更差。

根據金融界消息:

搜狐財經與如是金融研究院院長管清友則認爲,一線城市房價已跌至2015年、2016年的水平,目前處於階段性企穩。但考慮到人口結構的變化,一二線城市房價很難一直保持在這個水平,長遠來看,大概率會穩定在2013-2015年水平,以時間換空間緩釋樓市風險,去適應人口結構變化。

這可不是鬧着玩的,想想看你手頭的房子要是真跌了這麼多,心裡得多不是滋味兒。

而且一線城市向來是房子的風向標,他們的市場如此,其他城市豈不是更驚人?

02.

爲啥跌這麼狠?

其實,國家這些年爲房子也是操碎了心,樓市調控政策一個接一個。

一開始,房價猛漲,所以限購、限貸、加稅,招數用盡,就爲了讓房地產市場冷靜點。

結果呢?

一線城市銷售數據直接環比下降近40%,直接進入寒冬。

當然,這一輪下跌也跟很多因素有關:

首先,人口紅利。

這幾年,我國已經進入了人口負增長,實際上早幾年前,很多地區就已經人口負增長了,這對房地產的打擊力不小。

而且如今城鎮化率接近65%,也接近歐美髮達國家水平了,意味着未來靠農村人進城支撐高房價,已經很難了。

再加上當前老齡化越來越嚴重,1963年出生的嬰兒潮一代如今已經開始演變成了退休潮,每年超2000萬老人退休,他們基本都沒有買房需求。

而且預計到2035年,我國老年人口占比甚至可能達到30%,這都預示着買房的需求將會越來越少。

其次,庫存量。

到9月末,全國開發商手裡的房子加起來代售面積已經達到了7.32億平方米。

如果按照每套房子90平米來計算,這相當於開發商手上還有800多萬套房子等待買家接手。

另外還有很多老百姓手上拿着兩套甚至更多房產,這些房子可能起碼有20%都是空置的。

所以,全國的空置房面積可以說是大得驚人。

此外,人均住房面積已經趕上了發達國家。

當前,我國人均住房面積已經達到了50平米的水平,再往上走的可能性已經不大了。

再者,老百姓手上也沒啥錢接盤了。

以前經濟增速大家賺錢比較容易,老百姓手上也有點錢,再加上大家對未來房子的預期比較好,都覺得收入會持續上漲,所以過去大家的買房熱情都比較高。

但是如今經歷了三年疫情以後,大家手頭上都沒啥錢了,而且買房的觀念也發生了變化,不再認爲房子非買不可了。

再加上大家對未來的信心也不足,消費越來越理性了,所以觀望的情緒就愈發濃厚,加劇了市場價格的下跌。

03.

未來會跌到哪?該如何應對?

普遍的說法是可能會回到2016年的水平。

但是一些專家大佬預測,長遠大概率會穩定在2013-2015年水平。

雖說部分城市價格還比較堅挺,但是趨勢已經很明顯了。

一線城市和二三線城市估計都逃不過這個“劫”。

所以大家都得有心理準備,手裡有多套房的朋友,就需要重新規劃一下資產配置,這個時候究竟是該出手還是再等等?都得提前規劃。

但是對於我們購房者來說,這個時候就不要跟風了,理性纔是最重要的!

這個時候,買房不僅要考慮自己的需求,同時也要衡量自己的經濟實力,不要盲目跟風市場節奏,找到適合自己的,纔是最好的。

政策方面也需要加大馬力,讓樓市健康發展,暴漲暴跌都不利於經濟穩定。

而且,還得出臺更好的措施,關注到人口和城市發展方面。

總之,樓市下行週期已經打開,這個拐點一旦出現,肯定會帶來不小的衝擊,但是,不管怎麼樣,我們還得適應這個變化。

而對於咱們購房者來說,千萬不要被市場帶偏了,一定要理性、理性、更理性!

(文中圖片來源於網絡,侵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