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種「帝王芭樂」 高雄燕巢農民陳榮慶翻轉人生
▲46歲高雄燕巢農民陳榮慶,改變傳統種法,嘗試品種更新,逐漸擴大經營面積,現在年收破百,雙親也豎起拇指向他說贊,成功翻轉人生。(圖/農糧署南區分署提供)
46歲高雄燕巢農民陳榮慶,原本開設電器行,父母在燕巢地區種植「珍珠芭樂」,考量父母年邁及開店時間冗長較無時間照顧家庭下,決定將店盤讓,回到燕巢地區接手父親的番石榴園,他說服父母,改變傳統種法,嘗試品種更新,逐漸擴大經營面積,現在年收破百,雙親也向他說贊,成功翻轉人生。
農糧署南區分署表示,近幾年來,在分署、農業試驗單位、農改場、農會及合作社場的輔導之下,農民開始嘗試番石榴的品種更新及產期調節,期望透過產官學多方的努力,讓一年四季都可吃到的番石榴,口感及品質能維持始終如一的好滋味!陳榮慶說,父母原本種「珍珠芭樂」,但「珍珠芭樂」在夏季時因高溫關係果實品質不似冬季優,拍賣價格較差,收入也較不穩定。爲了維持穩定的收入,在吉建果菜運銷合作社賴主席的建議下,嘗試種植農試所鳳山分所,謝鴻業老師更新育成之品種「帝王芭樂」。
此品種果肉較厚、口感脆,拍賣價格佳。但「珍珠芭樂」與「帝王芭樂」之栽培管理大不同,一開始轉種「帝王芭樂」的路並不順遂,爲了解決腐果率的問題,陳榮慶積極參加合作社開辦的講習課程,努力提升栽培管理技術,從肥培及田間管理方面着手,並透過產銷履歷驗證過程、安全用藥及多方嘗試下,終於成功的降低了「帝王芭樂」腐果率的問題,將品質提升。
陳榮慶改變父母親「作食無師傅、肥下了就有」傳統觀念,不着重於氮肥之施用,不重產量,在開始種植時即空出植株間的間距、規劃設置排水良好之平整耕地並輔以機械化的管理方式,有計劃性的將每塊番石榴田作產期調節,現在的他每天都能收成150公斤至200公斤的「帝王芭樂」,拍賣價格高於「珍珠芭樂」。
陳榮慶笑着說,從農的路是辛苦的,但能堅持下去的話就能歡喜收成,他期許自己,他的番石榴收成能像他在臺北果菜市場的拍賣編號「919」一樣,長長久久。
他表示,番石榴的自然產期在夏秋二季,此時病蟲害較嚴重且市面上水果衆多,拍賣價格差,農民收益較不穩定,爲了增加收成,所以農民多以調節產期或更新品種來增加農產收入。
農糧署南區分署分署長姚志旺表示,農友不管選擇那一個栽培品種都需要先有正確的栽培管理觀念才能生產出高品質的產品,有好的品質纔有競爭力,只重產量的老觀念已經不合時代潮流,唯有重視品質才能經得起國外進口水果的衝擊。姚志旺強調,新鮮美味的番石榴是臺灣的「國民水果」,其維生素C含量高,富含鐵、磷、鈣及膳食纖維,香氣清新,風味好。高纖、低熱量、口感清爽的番石榴,能幫助調節代謝和營養吸收,籲請消費者多選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