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商社論》從全球戰略的思維重塑臺灣經濟韌性

臺灣近年曆經美中貿易爭端、疫情干擾及全球通膨危機等外在環境衝擊,意味着必須從全球戰略的思維,帶領檯灣經濟脫胎換骨重塑韌性,讓產業重新定位發展軸線。圖/本報資料照片

在瑞士洛桑管理學院(IMD)新近公佈的「2023年世界競爭力年報」裡,臺灣以「Taiwan,China」之名稱在64個接受評比經濟體中,競爭力排名升至第六名,領先對手南韓,不但連續五年進步,爲2012年以來的最佳表現,而且在人口超過2,000萬人經濟體中,連續三年排名蟬聯世界第一。

儘管臺灣整體表現頗爲亮麗,然而若就各項評比排名加以觀察,與民衆生計息息相關的「經濟表現」評比排名,則是從第11名退步至第20名。在其細項分類指標包括:「國內經濟」、「國際貿易」及「國際投資」評比排名上,均呈退步現象;尤其「國際貿易」評比排名,更是從第33名退步至第45名,已經淪爲世界「後段」羣組。

臺灣在IMD國際貿易評比排名上表現不佳,或可歸咎全球景氣不佳,這也是今年以來調研機構不斷下修臺灣成長估值至難以「保二」的原因。亦即疫後受到全球景氣復甦不太明顯、各國央行不斷升息、廠商持續調整庫存,尤其佔臺灣整體出口比重高達4成的中國大陸恐陷通縮等因素影響,重創以「中間材或半成品」作爲出口主體的臺灣,從去年9月起出口即呈現大幅衰退,創下2008年金融海嘯以來最黯淡的期間,甚至在短期內難以由負轉正。

上述現象,其實也反映了臺灣經濟所累積的脆弱性與風險性。誠如《經濟學人》曾經在專欄中指出,新冠疫情期間面對全球各國封境管制之下,長期扮演着臺灣出口動能的電子、資訊通信產品,因遠距需求熱絡而持續暢旺,雖讓臺灣經濟的表現頗爲亮麗,但背後顯示是新的開端,抑或是衰退之中短暫偏離軌道,其寓意則頗耐人尋味。

換言之,《經濟學人》認爲,讓臺灣經濟於新冠疫情期間呈現亮麗表現原因的前者,將會在疫後逐漸趨緩;至於後者,則是受限於國內市場狹小,不太可能無限加碼。也就是說,臺灣經濟受到既有條件限制,加上地緣關係影響,不但難以擺脫中國大陸經濟磁吸循環,甚至不易再創經濟新高峰。

無庸置疑,從美中爆發貿易爭端到新冠肺炎疫情干擾以來,全球陷入前所未有的供應斷鏈危機,讓許多產業供應鏈被迫重新評估全球化策略。雖然許多學者專家指出,臺灣產業必須重視「去全球化」,但部分則是認爲,並非需要盲目追求「去全球化」,而是應該重新尋找發展路徑。

尤其面對全球產業生態體系劇變之下,透過多元佈局連結或許成本較高,卻又是未來重塑經濟韌性,分散產業風險的策略選擇。

此外,更令臺灣無法忽略的另一事實是,新冠疫情在造成許多產業陷入供應斷鏈危機的同時,各國已開始推動供應鏈自主性政策。舉例來說,美國拜登總統上任之後,特別簽署行政命令啓動包括半導體、大容量電池在內五項關鍵戰略產業供應鏈重組政策,減少對中國之依賴。無獨有偶,歐盟在其產業政策報告中同樣以供應鏈脆弱爲理由指出,必須加速提升關鍵產業「戰略自主」(strategic autonomy)。這些現象無疑說明,追求關鍵物資供應鏈自主性,降低過度依賴進口,已成爲美歐產業政策的焦點。

然而,令人擔憂的是,從疫後迄今的政策選擇加以觀察,我們發現政府似乎並非從臺灣經濟將會面對更多不確定威脅,甚至持久戰衝擊的思維,協助產業或廠商進行前瞻部署,藉此重塑臺灣經濟因應各項危機,而是隨着2024年總統大選即將來臨,以執政之優勢,假借民粹旨意進行盲目撒幣,以達到持續執政之目的,不但罔顧財政紀律、忽略公平正義,更別奢求打造臺灣經濟韌性。

臺灣屬於小型開放經濟體系,國內市場規模狹小,加上技術基礎蓄積頗爲薄弱,難以自我完整重組供應生態體系。檢視過去五年以來,臺灣在歷經美中貿易爭端、新冠疫情干擾、全球通膨危機、俄烏軍事衝突等外在環境衝擊之後,其實已意味着,我們必須從全球戰略的思維,讓臺灣的經濟脫胎換骨重塑韌性,進而藉此讓臺灣的產業重新定位發展軸線。畢竟,未來全球經濟所迎接的環境,將會是又急又猛之格局,此一動向對臺灣經濟的威脅,不容小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