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商社論》平議面對水荒七大策略的可行性與新契機
受到氣候變遷加劇的影響,慕尼黑再保險公司於今年年初曾經公佈報告,指出2020年颶風、野火與洪水出現次數突破歷史新高,導致全球去年天然災害損失高達2,100億美元。而臺灣雖然幸運的在去年未曾遭受極端氣候變遷所導致的重大災損,但所謂「覆巢之下無完卵」。以降雨量而言,臺灣每年平均約2,500公釐的降雨量,是全球平均值的2.6倍,算是降雨相當豐沛的國家地區,因此實在很難想像竟然也會面臨旱災、水荒的情境。
然而,根據經濟部水利署的資料,臺灣的降雨量從去年6月迄今,桃園以南的降雨量只有歷年的二至六成,而從新竹至嘉義地區水庫集水區的降雨量更是歷史新低,平均降雨量少了100毫米,導致全臺水庫的有效蓄水率都比往年大幅下降。而這種前所未見的旱象,不只讓各地面臨供水吃緊的新挑戰,影響所及則涵蓋了農作物被迫休耕,以及衆多工業園區因缺水而可能衝擊產業的正常運作。
面對這種旱象所帶來的衝擊,經濟部長王美花16日在立法院備詢時表示,針對每年產值逾1兆元的新竹科學園區所面臨的缺水衝擊,經濟部已在新竹地區調動臨時機組,興建緊急的海水淡化廠供應廠區用水。
同時,水利署長賴建信也在同一天召開記者會,宣告未來10年預計投入1,600億水資源建設,採取包括加強再生水、新增海淡廠、區域調度、降低自來水漏水率、新設人工湖、取伏流水、水庫清淤等七大策略。預估2031年後,整體供水量每年可增加10億噸,以根本化解旱象所帶來的缺水困境。
除此之外,爲落實節約用水,賴署長也針對擬議中的開徵耗水費新制,說明將考量產業性質、豐水期與枯水期時間、產業節水、使用再生水及循環用水等情況,制訂更爲細緻的耗水費。在與各產業充分溝通後,力拚年底前就可以開徵。
綜觀經濟部面對當前嚴峻的旱象,對臺灣經濟發展可能帶來衝擊影響的迴應對策,如果從現在最流行的用語,這些對策實在算不上是「超前部署」。
再進一步檢視這些「緊急應變措施」,其中組建新竹緊急供水的臨時海淡廠,以確保整個新竹科學園區的生產不致斷鏈,務實的來講,至少總比毫無作爲來的好些!
其次,有關規劃啓動七大短中長期抗旱策略計劃,雖然經濟部也分別預設了各項策略到2025年時所能獲致的績效數據。但是如果逐項檢視,顯然還有許多課題有待釐清或整合,纔不致於淪爲紙上空談。
例如其中提到要新設人工湖,期待總庫容量能從目前的831萬噸,四年後能達到2,161萬噸,但至少目前並無明確的新人工湖設置地點。而如果參照當年曾規劃興建高雄美濃水庫,卻遭地方及環保人士的反對以致無疾而終,則這個解方的可行性其實仍存有變數。
再如水庫清淤,設定目標是希望到2025年時能較目前增加近300萬噸的供水量。但水庫清淤過去並非沒有執行,也投入不少資源,但不只成效有限,更嚴重的是,如果臺灣旱象未來成爲「新常態」,則想要提升水庫有效蓄水率,豈非緣木求魚!
倒是增加伏流水的供應量,鼓勵產業使用再生水,乃至於增設海水淡化處理廠,相對應是較可掌握的供水解方。不過,根據經濟部提供的資料,目前在興建中的海淡廠已有三座,規劃中的還另有三座。這些新建工程能否順利啓動,還需列入跨部會整合程度,以及環保、地方人士是否認同等不同變數之評估。
至於另外兩個解方,建構區域調度網絡,預計四年後可實現每日超過100萬噸的供水,自然是值得期待。但這種跨域調度機制的運作,還是要面對地方本位的風險變數。而自來水漏水率的降低,相形之下,則是主管部會可操之在我的解方。但因爲偏低的水價,使自來水公司明知漏水率偏高,卻因缺乏經費只能坐視漏水率逐年升高。是則此次的水荒,容或成爲可以化解此一困境的契機了!
當然,除了這七大對策之外,建構一套合理可行的耗水費徵收機制,同時也啓動對一般用戶自來水價的合理調整以杜絕浪費。如能相輔相成,除了化解一時的旱象,進而養成全民與產業節約用水,落實水循環運用的新機制,這也將是臺灣面對旱象危機時所可能轉化出的新契機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