貴州石阡:用活“精扶貸”拓寬脫貧路
時值盛夏,記者來到武陵山區集中連片貧困地區深處的貴州石阡縣本莊鎮涼山村。走進村裡的馬鈴薯儲藏庫,剛採收的一季600噸種薯已按品種分層堆放,室內滾風機轟鳴,幾塊溫溼度表裝在水泥柱上。
46歲的管理員王正華是涼山村的生態移民搬遷戶,告別外出務工3年的他,今年貸款5萬元,轉交給馬鈴薯專業合作社打理。“政策好,籤個字貸到款,一年能拿到幾千元分紅不說,還能在家門口上班,照顧生病老人和上學娃娃,比外面打工強多了。”
王正華所說的貸款,指的是去年貴州專門針對建檔立卡貧困戶推出的“特惠貸”,提供無抵押擔保的5萬元、3年期貸款,由政府貼息。在石阡,不僅是換了個說法叫“精扶貸”,而且還探索將貧困戶貸款“打包”給龍頭企業或者合作社使用並負責還款。
“這一做法,既有利於合作社集中資金做大優勢產業,又免去了貧困戶拿着貸款不知投向哪裡之憂。”當了10年村支書的童軍說,合作社剛成立時,很多人不積極,於是黨支部帶領、支書帶頭,黨員掏腰包加入,後來逐步見到效益。按照分紅方案,60%給社員,去年分給農戶的就有60萬元。今年,一下子又有70多戶貧困戶加入,給合作社帶來300多萬元貸款。
“入股越多,擔子越重。”童軍說,規模一擴大,發現“村裡土地不夠用了,勞動力也不夠用了。”村裡一合計,決定發展生態循環經濟,延長產業鏈。利用輪作的幾百畝土地,種草、種紅薯和苞谷,然後拿來喂牛。“以前地都是荒着,草也砍丟了,現在變廢爲寶。”
村裡的山坳裡,養殖場、飼料加工房、辦公室、蓄水池初步建成,牛糞發酵池正在緊張施工。走進一處飼養間,50多頭牛正愜意地啃着嫩綠的苞穀苗,渴了就從自動出水池裡喝幾口。“今年預計純收150萬元,其中將有近百萬元分給農戶。”合作社理事長、村主任李文安地說,“每年分紅一次,希望能吸引更多的人加入合作社。”
在石阡縣河壩鄉金巖村白臘溝組,佔地10多畝、年出欄萬頭的生豬養殖場,幾臺挖掘機也正在平整土地,數十位村民頂着烈日建水溝和排糞池。大坳組村民安興平是典型的因學致貧戶,家裡4個孩子都在讀書。他邊擦額頭的汗邊說:“在這裡幹活雖然苦點,但每天有150元工錢。”一旁的老闆林朝平說,他自己出了300多萬元,帶動60個貧困戶投了300萬元。下一步,養殖場將採取“果木園區+稻米基地+養豬場”的模式,多元化經營,不愁沒銷路和賺不到錢。
石阡縣扶貧辦主任彭勝宏說,區別於普惠貸,不同於社保兜底,“精扶貸+龍頭企業+貧困戶”能夠幫助缺乏思路、沒有門路的貧困戶,零風險、零投入保底分紅。通過用活這項政策撬動了生態茶、畜牧業、鄉村旅遊等多種產業發展,形成了公司、能人大戶、農戶、貧困戶多方投入、利益鏈接的共贏局面。(記者向定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