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改標示急上路 全民成最大受害者

圖、文/基因改造論壇

衛福部食藥署預告修正基改食品原料標示規定,表面上似爲產品標示問題,但在民衆尚不瞭解基改標示與食品安全無關的前提下,實則牽動民生物價與國民健康。臺灣食品保護協會及臺灣食品科學技術學會日前舉辦「恐懼或是希望?從科學與經濟觀點剖析基改」基因改造論壇,由臺灣食品保護協會理事長立言、臺灣食品科學技術學會秘書長施坤河主持,邀請中央研究院院士及分子生物研究所特聘研究員餘淑美、中興大學植物病理學系講座教授葉錫東、臺大生化科技學系特聘教授潘子明、科學月刊社前理事長林基興、臺灣經濟研究院生物科技產業研究中心組長餘祁暐等國內學者專家以中立角度奠基於科學論據的看法,探討民衆對於基改議題應有的認知,以及基改食品標示制度可能帶來的衝擊,並呼籲政府須以宏觀角度視之,審慎評估相關規定與配套措施

多國研究指出基改標示將推升民生物價基改作物開發的目的爲高產量、少農藥和少肥料,成本較低,所以價格平價,研究也顯示,使用非基改原料成本高於基改原料,終端食品價格連帶上漲,中間的價差,將由廠商轉嫁給消費者或得由政府進行補貼。

據臺經院研究顯示,國內非基改黃豆玉米爲基改價格的1.2至1.4倍,有機則爲2至2.6倍;如未來基改高層次加工品進行標示,廠商改採非基改或有機原料後,初步估計每戶每年食品支出增加金額最高將達8,923元,全臺每年食品支出增加金額最高將達646億元,食品價格增幅最高將達8.04%。

基改食品正面效益 目標是「有機」的多位學者於論壇指出,基改食品需要經過嚴格的安全評估檢驗流程才得以上市。而世界衛生組織(WHO)也強調基改食品在國際市場被多個國家檢驗並通過測試,顯示科學已證明安全性,潘子明也以NK603玉米爲例,現在全球22個主要進口國並未禁止其上市,來說明基改食品經得起多國檢驗。

葉錫東引用國外權威期刊《Journal of Animal Science》研究,超過一千億只家畜食用基改飼料,卻從未發現有任何健康或營養上的問題,如此龐大的數據足以證明基改食品的安全性;除了家畜之外,人體的健康風險統計更受關注,沈立言舉WHO對於基改食品的說法:「基改食品在各國市場中開放食用以來,未曾發生過危害人體的案例,因此無需恐慌」。

此外,在民衆印象中非基改食品、有機食品是天然且對人體有益的,但實際情況可能剛好相反。餘淑美表示,作物透過基因工程,可以提高其成長效率與抗病性,因此在成長過程中,農家可以噴灑更少的化學肥料與農藥,反而比非基改食品更爲「有機」;使用有機肥料的有機作物雖不噴灑農藥噴灑的動物排泄物有機肥料卻可能具有傳播大腸桿菌與其他病害的潛在風險,而且相較於基改作物,非基改作物因蟲咬受傷而產生「黃麴毒素」的風險更高。餘淑美也表示,腸胃裡的酵素會將基改食品消化殆盡,但現在卻把矛頭指向安全性高的基改食品,反而忽略了一般農產品的殘留農藥、抗生素,以及加工過程的化學添加物防腐劑等會殘留在體內的物質,值得國人加以深思。

施坤河指出,我們無法忽視基改趨勢,未來糧食安全、環境問題如何解決,是國人需要重視的問題,也建議政府訂定政策時能重視消費者和產業界的均衡。爲提供正確科學知識而着有《基因改造的美麗與哀愁》,林基興指出,許多非洲國家受歐盟影響無法使用基改,也嚴重影響其出口基改產品的情況,而歐盟的標示規定,也衍生成本大增與稽查紊亂的情況,加上歐洲是全球農產品最大進口區,規範基改反而造成大量的碳排放,對於環境不當影響甚鉅。林基興建議,英國成立科學媒體中心(Science Media Center),以專業科學論據傳遞正確科普知識給媒體和民衆,還給民衆選擇的權利,值得我國學習。

.圖表設計

資料來源:臺經院生技中心「基改高層次加工品標示規定對經濟及產業之影響評(初稿)」、臺灣經濟研究院依主計處最新產業關聯表初步推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