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會快評丨讓更多“活力老人”老有所爲、老有所樂
中工網評論員 張雪
3月4日,全國政協十四屆三次會議首場“委員通道”集體採訪在人民大會堂舉行。在回答應對人口老齡化的相關提問時,全國政協委員、南方科技大學副校長金李表示,應給60歲至70歲的“活力老人”提供更多發揮餘熱的機會,挖掘老齡人口紅利。
當前,我國已經進入人口老齡化社會,老年人口的數量和佔比持續增加,這對我國經濟社會發展形成了一定壓力和挑戰,也帶來了一些機遇。金李委員的建議或許給出了破題之策。
近年來,隨着人們物質生活水平的提高和醫療衛生條件的改善,諸多老年人都不再是“彎腰駝背、步履蹣跚”的狀態,而是陽光健康、精神抖擻——跑馬拉松、上老年大學、在短視頻平臺展示才藝……絲毫不輸年輕人。也正因此,金李委員建議“可以通過建立銀髮智庫、志願服務等方式,給他們提供更多的發揮餘熱的機會,挖掘老齡人口紅利”。
當然,這不意味着讓老年人都重返工作崗位,而是基於他們自身的意願和能力,爲他們提供一些可以繼續爲社會作貢獻的平臺和機會。比如,雖然年事漸高,但他們的知識結構和社會經驗往往是年輕人無法比擬的,如何把這些多年的儲備和積澱調動起來,賦能相關領域和行業的發展,值得探索。
莫道桑榆晚,爲霞尚滿天。在物質和精神文明高度發達的今天,養老,不僅意味着衣食住行上的富足與方便,也包含着對老年人精神生活的照拂和滋養。爲“活力老人”提供更多發揮餘熱的機會,讓他們老有所爲、老有所樂,關乎每個家庭,關乎民生福祉,更關乎我們這個社會的活力與溫度。
來源:中工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