留學專業 怎麼選?

“單純考慮就業前景,學什麼專業比較好?”“如果選錯專業,可以在就讀院校轉嗎”……留學專業選擇一直是中國學子關注的熱門話題,到底如何選,且聽國外院校招生官、中國留學生、留學專家怎麼說。

國外院校招生官說

莫把學科選擇當擇業

張悅悅

大概因爲我是學院招生主任的原因,每年都會被很多家長諮詢孩子讀大學應該選什麼專業這個問題。大多數英國家長和中國家長考慮的差不多,他們最經常問及的問題是“什麼專業畢業以後好找工作”。新冠肺炎疫情暴發以來,去年和今年英國大學申請中明顯的變化就是護理、社會工作這類“職業學科”備受追捧,因爲抗疫期間隨着英國絕大多數行業縮水,大部分人認爲這類專業“有用”,而且就業市場寬廣。我的侄子前幾年報考加拿大的大學,想法天馬行空:今天選海洋工程,明天選金融精算,後天又說要去學計算機。堂姐則越聽越着急――“這以後是長期在外深海作業,去銀行坐班,還是去網絡公司當碼農?”她和英國家長一樣,第一反應就是查哪個領域就業前景更好。

其實把選擇大學學科等同於選擇未來職業是個思維誤區。因爲現實生活中不少行業都是靠多學科支撐的,就業和學科並非一對一的關係。近20年職業分化和新生速度加快,學科邊界變得更是模糊,“職業學科”未必就是未來職業的保障。一個顯而易見卻經常被遺忘的道理是:僱主招聘向來不是僅僅看重僱員的一紙文憑,而是要尋覓一個有綜合能力個體。我所在的英國肯特大學曾對當地企業僱傭喜好做過調查,調查發現僱主對畢業生具體的專業並不十分在意,他們更在乎成績單背後所顯現的畢業生“可移植技能”高低:比如自學、書寫、合作、獨立解決問題的能力等。

這點和喬治・安德斯的觀點很契合。安德斯以前是《華爾街日報》《福布斯》的記者,常和美國硅谷的頂級科技公司打交道。這些大公司給人的印象是,他們的員工都是有一技之長的“極客”,不少從初高中起就已經在對口的理科專業積累經驗。但是隨着安德斯和這些企業接觸的加深,他發現了另一個有趣的現象:Uber爭搶僱傭有心理學專業背景的人才,因爲這樣可以幫助公司提升司機和乘客的行車體驗,讓Uber吸引住用戶羣;而某餐館預定平臺則偏好具有英文專業背景的僱員,這樣有助於把後臺枯燥的數據轉化成讓用戶一看就感興趣的餐館推送。

在安德斯離開科技報道領域加盟領英這個獵頭網站時,他根據自己的所見所聞寫出了一本教年輕人如何選擇專業的書,書的名字讓很多人驚訝不已:《你無所不能:“無用”的文科教育的驚人力量》。安德斯發現求職中有“同情能力”的競聘者最受歡迎。所謂同情,並不是簡單對別人的境遇感到抱歉,而是善於迅速分析別人的境遇,理解其心理和訴求,在這之上做出有針對的回饋。這其中的觀察能力、文化廣度、審辨性思維、言語組織等,都是文科訓練的基本功。

並不是說學科不重要,而是說學科選擇和就業的關係並不是絕對的,所以在報考大學時可以放下對未來的顧慮,而專注個人興趣。選擇學校當然也有技巧,除了學校和專業的師資質量之外,經常被家長和考生忽視的是同一專業在不同學校可能有不同的設計,比如必修和選修的比重、跨專業選課的自由度、是否有交換學習機會等都可能不同,而學術或就業輔導、社區實習這類附加技能培訓的配套程度也會有所區別,這些“程序”上的差異可能對一個人最後所獲得技能的“含金量”的影響和學科“內容”上差異的影響一樣重要。因爲這些決定了一個人在獲得基礎專業知識之餘,能否打造讓自己的簡歷與衆不同的空間。總之,與其把大學看作是分別向定點職業輸送年輕僱員的輸送帶,不如把大學看作是幫一個人挖掘自身能力,使其有更大職業選擇空間的孵化器。

作者系英國肯特大學社會政策社會學與社會研究學院招生主任及社會學系主任)

中國留學生

讀自己喜歡的專業吧

施煜程

我在很早之前聽過一個說法:“生化環材(生物醫學工程、化學工程技術、環境科學與工程、材料科學與工程)四大天坑。”很多學長學姐跟我說過,學這4個領域的專業,就業很難,但是我還是選擇了環境科學與政策這個專業。

爲什麼如此選擇?第一,在浙江舟山羣島長大的我對海洋、對環境有一種特殊的感受,同時也和海洋有着特殊的聯繫。第二,從初中開始,我對海洋污水等話題的持續關注和研究讓我瞭解到有許多環境問題等待着我們去解決。第三,因爲家中長輩從事漁業工作,我見證了舟山漁場的大起大落,同時也經歷了家中興衰,讓我更加堅定了讀環境科學的信念。

我很幸運申請到了美國威廉瑪麗學院,讀環境科學與政策專業。雖然該校在國內的知名度不是很高,但在美國的名氣卻很大,其本科生在研究型大學教授中的口碑極佳,這也爲該校學子進入知名研究生院提供了非常好的平臺。

最近幾年,有越來越多的國內學生開始申請威廉瑪麗學院,同時每年也有中國學生放棄藤校錄取而選擇這所學校。威廉瑪麗學院創立於1693年,是全美歷史第二悠久的高等院校,悠久的歷史賦予學校濃重的人文氣息。值得一提的是,幾乎所有的本科課程均由教授親自授課。比如,我上學期所選的4門課,除了兩節入門課是大課之外,剩下的環境科學入門與核心課程100(課程編號)都是30人以下的小班課。其中,環境科學入門這門課由兩位來自不同領域的教授共同授課。小班化教學的課程設置下,我與教授的互動非常多。在課上,教授經常會拋出一個話題讓學生分組討論,然後進行交流,從而進行思維的碰撞。雖然小班課的教學體驗良好,但作業量非常大。以我所上的核心課程100爲例,每週我需要完成一本約200頁的原版書閱讀,同時爲上課時需要討論的話題做準備。

除專業課之外,威廉瑪麗學院的課程設計也很有意思。新生進入學校時並不分專業,學生擁有兩年的時間去發掘自己想學的專業。除此之外,在4年內,威廉瑪麗學院有屬於自己的一套課程體系――大學核心課程體系(The College Curriculum),學生需要修完編號爲100、150、200、300、350、400的核心課程。

具體來說,大學第一年,所有新生需要上核心課程中編號爲 100與150的大學研討課,前者的關注點在於理解與探索世界,後者則注重於提升學生的學術寫作能力。

編號爲200的核心課程是在3個領域中進行深入探索,包括自然與量化邏輯思維、文化社會與個體、藝術與價值。在這3個領域中,學生需要自行去選擇感興趣的學科並完成一門初階課難度的課程。在大一時,我選的是心理學,難度還是很大的,雖說是一節初階課,但是在一學期內課程覆蓋的話題與深度超出我的想象。

編號爲300的核心課程旨在培養學生跨文化交流等能力。這門課有兩種方式完成,一種是在學院內上外國文化的課(學院裡開了非常多有意思的文化課,比如中國古詩詞、書法、日本動漫、德國設計等),一種是出國交換,學生可以申請到其他院校進行長達1學期的交換學習。

編號爲350的核心課程是探討不同的社會身份所帶來的問題,其中包含政策、社會學、國際關係等學科的交叉。編號爲400的課程則是大四時的畢業課題。

在就業和興趣的專業選擇天平上,我選擇了後者。入學以來,上了這麼多有意思的課程,讓我更加堅定自己的選擇。

(作者系美國威廉瑪麗學院中國留學生)

國外院校首席代表

專業和留學城市選擇需慎重

王 佳

從宏觀角度來談留學專業選擇,學生還是應該先選自己感興趣的專業,然後再根據感興趣的專業匹配合適的學校。

留學國和留學國之間、國外院校之間,其課程設置、教學體系還是有區別的,所以建議學生在做專業選擇和留學目的城市選擇時要慎重。

如果確實不知道該怎麼選專業,首先,可以尋求專業人士或者通過專業網站做性格分析、未來職業發展分析等專業判斷,對自己的興趣愛好、未來職業規劃有一個相對明晰的瞭解再去選擇留學專業。其次,現在的線上課很豐富,可以選擇相關國外院校的一些網課先試聽幾節,看自己能否適應。退一步說,如果聽國外網課有難度,可以選擇一些國內網課,對一些專業進行了解。最後,可以諮詢周圍的朋友、親戚中對留學行業有了解的人士,也可以問問正在國外院校就讀的中國學生的實際感受。總之,要全方位、立體式地進行了解後再做決定,而不是看到一個專業名稱,甚至連相關院校的課程設置都不瞭解就匆忙決定,這樣是不理智的。比如說,金融是熱門專業,但不是學了金融就一定能找到好工作,不能這麼簡單地進行推論。

每所院校都有自己的特色,學生需要的是尋找到和自己最匹配的院校和專業。以日前成立的“英國卓越專業大學聯盟”(簡稱爲U7)爲例,其宗旨在於搭建一個滿足高中學生進入到英國大學本科階段多方面專業需求的平臺,但聯盟內的7所大學優勢專業並不相同。

當然,即使經過慎重的選擇,也可能選錯專業。在我從事國際教育行業以來,確實看到過學生讀不下去的。這個時候該怎麼辦?

轉專業也要分國家和就讀院校,比如美國的一些大學,如果你讀本科,通常是通識教育,剛入讀時的課程設置非常廣,可以有時間來選擇自己喜歡的專業方向。但在英國,情況會有不同,不過也要分地區,比如在英格蘭地區,通常大學本科是3年制,相對來說轉專業比較難操作。但在蘇格蘭地區的一些院校,本科是4年制,假如你入讀時選的是歷史,進校之後想學醫學,可以同時雙修,但讀到後來,對其中的一個專業確實不感興趣,就可以以另一個專業畢業,當然如果對兩個專業都感興趣,且有精力,也可以修雙學位。相對讀本科而言,讀碩士、讀博士的轉專業又是不同的情況。總之,具體問題需要具體分析,不能籠統地去做判斷。

值得關注的是,如今的專業趨勢發展變化很快,可能遇到的情況是入讀時還是熱門專業,畢業時就沒那麼熱了,反之亦然。專業的“冷”和“熱”是一個相對概念,要想在相對變化的過程中,僅僅以“冷熱”爲維度選擇留學專業,結果可能和自己當初的選擇背道而馳。在這種情況下,學子還是應該將眼光放長遠些,結合自己的實際情況、興趣愛好,做出最適合自己的選擇。

(作者系英國羅伯特高登大學駐中國首席代表)

留學機構專家說

選錯專業,該怎麼辦?

賈鴻巖

出國留學該如何選擇專業是中國學子關注的熱門話題,但並無標準答案,需要對具體案例進行具體分析。

優先選擇院校還是優先選擇專業,這是中國學子在選擇留學專業時常會遇到的一個困惑點。從專業機構的角度,筆者會建議學生優先選擇專業,原因有兩個:第一,學生羣體可以分爲出國留學走職業發展路徑的和走學習深造路徑的,前者留學之後要就業,專業背景還是比較重要,後者如果是從事學術研究,專業領域會越來越細化,選擇專業同樣重要。第二,如果學生回到國內就業,從用人單位的角度來說,也喜歡能夠儘快適應崗位的僱員,這樣可以爲企業節省培訓成本,擁有和崗位匹配的專業背景還是佔優勢的。

其實,從包括啓德教育在內的調研機構的相關數據來看,中國學子的專業選擇在近年來更多元化了,這是一個好的趨勢,也是中國學生留學更加理性化的標誌。

啓德教育日前發佈的《2021中國留學白皮書》數據顯示,留學申請十大專業分別爲會計與金融、商務管理計算機科學信息系統傳播學媒體研究、教育學、經濟學與計量經濟學、社會政策與行政管理、建築學、藝術與設計、法學。2020年,計算機科學與信息系統、傳播學與媒體研究、教育學、經濟學與計量經濟學的申請佔比相對於2015年均有不同程度的上升。

本科留學申請排名前三的專業分別爲商務與管理、會計與金融、計算機科學與信息系統。碩士留學申請排名前三的專業分別爲會計與金融、商務與管理、傳播學與媒體研究。

中國學子選專業的另一個關注點是“可不可以兼顧不同的專業課程”,這就需要分國別、學校、就讀階段來談。

國外的本科教育大致可以分爲英聯邦教育體系和北美教育體系。如果學生入讀的是北美教育體系的院校,一般大學4年的前兩年是通識教育,並不分專業,所以可以在第三年以後再去做選擇,相對靈活。值得注意的是,如果要輔修不同專業的課程,需要學生有相對應的能力和充裕的時間來應對龐大的課程容量,這就需要學生提前做好規劃和評估。如果入讀的是英聯邦教育體系的院校,不少院校是學生從入學開始就入讀選定的專業,學習相應的專業課程,這樣一來,兼顧不同專業的課程就沒那麼容易。

但是如果學生讀的是碩士,教育體系的影響會相對弱化,因爲碩士階段的學制相對較短,但要學習的內容還比較多,從現實角度考慮,很難兼顧不同專業的課程。

除了上述兩個關注點之外,中國學子選擇留學專業的另一個關注點是如果選錯專業,真的讀不下去了,可不可以及時換專業。

這就需要看自己所就讀學校的教學體系,因爲各所院校轉專業的程序是不同的。例如一名學生真的讀不下去自己所就讀的專業,需要轉專業,那麼如果學校認可這名學生之前所修的課程,就可以免學分,但如果學校不認可,學生就需要重新讀。也有國家的高校系統是打通的,如果課程相似度較高,是可以免學分的,專業銜接也會比較順暢。

所以,學生在選擇院校之前,需要對院校的課程設置、教學體系有一定的瞭解,這樣可以減少額外的時間成本和經濟成本。就信息瞭解途徑而言,可以通過學校的官網,也可以通過專業機構。

需要強調的是,轉專業畢竟不是上上選擇,在出國留學之前,對目標留學院校、留學專業進行充分了解,對未來的留學風險做好預判,纔是最重要的。

(作者系啓德留學北分副總經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