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探/關燈工廠潮 有感來襲
透過AI、感測器、機聯網、大數據分析、5G傳輸等技術,讓工廠裡的機器之間可相互對話,不但可減少人力成本,更可讓管理者快速且精準掌握目前的生產狀況,生產流程從自動化走向智動化,最終打造成爲一座智慧工廠。此外,近來中國積極投入半導體與面板產業發展,帶動相關設備供應商的訂單能見度已達到2020年。
【文/馮欣仁】
不論是德國所提出的工業四.○或是中國力倡的「中國製造二○二五」,基本精神不外乎提高生產效率,降低勞動力。然而,初期多數廠商主要以提升自動化作爲基礎,真正要落實到所謂的智動化,必須透過軟硬體的整合,使得工廠擁有感測蒐集、環境監控、聯網、資訊交換、製造執行、決策分析等能力,逐漸建構出智慧工廠。
臺灣爲全球主要製造重鎮,機器人與自動化也是臺灣實現智慧製造的重要環節,政府將智慧機械產業列爲「五加二」產業創新政策之一。隨着物聯網、機器人、大數據逐步導入製造生產線,如何有效地將硬體技術與軟體整合應用於產業,將是推動智慧工廠的核心。
鴻海、和大落實智動化
面對近年來中國勞動力成本高漲,以及美國總統川普大力推動製造業迴流美國,促使不少廠商積極投入關燈工廠,包括鴻海、佳世達、日月光投控等。早在二○一六年,鴻海董事長郭臺銘就喊出關燈工廠,短短兩年內旗下已經有五座關燈工廠、六萬臺工業機器人,可進行自動化運作,甚至進一步透過影像逐步建立智慧製造的大數據資料庫,實現工業互聯網。此外,鴻海也響應川普的「製造業迴流美國」政策,正式在威斯康辛州投資設廠,並攜手美國工業自動化龍頭廠商洛克威爾(Rockwell)展開智慧製造領域合作,且將在富士康的消費電子組裝廠實施工業物聯網(IIoT)解決方案。
鴻海旗下的工業電腦大廠樺漢,近年來先後併購網通設備瑞祺電、ODM廠沅盛、德國工業電腦品牌Kontron、S&T、以及策略結盟帆宣,在網安、智慧家居、工控等領域皆有所斬獲。透過不斷併購,讓樺漢近年來營運快速成長,更是扮演鴻海轉型爲智慧製造的重要推手。目前樺漢除了承接同集團工業富聯(FII)關燈工廠訂單之外,下半年營收也將受惠S&T/Kontron、瑞祺電新訂單的挹注,以及併購持股約四七%的帆宣自第三季將納入營收,整體下半年營運將優於上半年。
除了電子業,傳產業也積極導入AI智慧製造。獨家供應美國電動車特斯拉減速箱齒輪的和大沈國榮董事長日前表示,AI智動化產線是必走之路。事實上,和大嘉義大埔美廠區從建廠初期即規劃爲AI智能生產線,導入工業四.○的生產元素,整合自動化、機連網、大數據、虛實整合、虛擬ID品質追溯、異常預警等技術;產線不僅全自動化,每條線上的三二臺機器還會互相對話,所有生產數據傳到雲端,建立大數據資料庫,做爲追蹤、分析與改善使用,客戶也隨時能看到自己的產品。跟和大中科廠同產品產線相比,中科廠一條產線需要三二個人,大埔美的無人產線只要八個人,人力只有原來的四分之一。
朋億搶食兩岸擴廠商機
因應人工智慧(AI)、物聯網與大數據時代來臨,包括AI運算超級電腦及伺服器的DRAM搭載量大舉提高,龐大數據也要更多的NAND Flash來進行儲存,而大數據亦要AI及高效能運算(HPC)晶片來進行運算,所以記憶體廠及晶圓代工廠都得擴大投資,帶動國內外設備供應商如應用材料、ASML、Lam Research、柯磊、京鼎、翔名A、帆宣、均豪、日揚、盟立、朋億與聖暉等受惠。(全文未完)
全文及圖表請見《先探投資週刊1999期》便利商店及各大書店均有販售或上http://weekly.invest.com.tw有更多精彩當期內文轉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