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時評:政策對路 飯碗穩牢
新華社北京12月11日電 題:政策對路 飯碗穩牢
新華社記者王立彬
國家統計局11日發佈數據顯示,2023年全年糧食產量再創歷史新高,糧食總產量連續9年穩定在1.3萬億斤以上。這是屬於億萬農民的豐收,是屬於14億中國人的豐收,是黨的重農強農政策的豐收。
扎牢“米袋子”,拎穩“菜籃子”,靠的是重農強農政策“先手棋”。2022年底,中央經濟工作會議、中央農村工作會議對實施新一輪千億斤糧食產能提升行動,保障糧食和重要農產品穩定安全供給等做出全面部署。今年春節剛過,中央又及時做出部署,明確強調一年之計在於春,不誤農時抓好春耕備耕,爲提升糧食穩定供應能力、保持物價平穩打牢基礎。這對實現今年糧食生產穩面積、穩產量,擴大豆、擴油料,提單產、提自給率“兩穩兩擴兩提”目標,起到了政策支撐作用。
農業受自然條件影響大,扶持政策貴在有預案、能應變。2023年,在黨中央、國務院堅強領導下,各地區各部門反應迅速、行動果斷、精準發力,有效克服了黃淮罕見“爛場雨”、華北東北局地嚴重洪澇、西北局部乾旱等不利因素影響,繼續提高小麥、稻穀最低收購價,完善玉米大豆生產者補貼,增加產糧大縣獎勵資金規模,多措並舉提高農民種糧積極性。各地因地制宜,調整優化種植結構,挖掘單位面積潛力,充分利用全國大部農區光溫水匹配較好、氣象條件總體有利的形勢,“以豐補歉”“以秋補夏”,“搶回來”“奪回來”的豐收成爲今年糧食生產的“豐收密碼”。
夏備冬,冬備夏。年末歲尾,玉米等秋糧收購全面進入高峰。爲保護種糧農民利益,2023年稻穀最低收購價執行預案12月6日起在黑龍江佳木斯地區率先啓動。這釋放了國家爲糧農“託底”的明確信號。目前是冬修水利時節,各地要按耕地保護和糧食安全黨政同責要求,堅持藏糧於地、藏糧於技,強化財政資金保障,調動農民羣衆和社會力量參與積極性,大力推進農田水利和高標準農田建設,完善工程質量和安全監督體系,增強農業防災抗災減災能力,爲保障國家糧食安全,爲明年春耕夯實物質基礎。
編輯:鄔嘉宏
來源:新華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