尋根溯源 從土樓與書院說起(上)

福建永定客家土樓羣。(資料照片

根據餘族譜記載,我的祖籍福建省州府永定縣福興壩頭上,這本族譜於1966年完成。總共記錄了20代子孫名冊,但其中有約自第十代到第十八代從缺,是在一次意外不幸遭祝融焚燬,而在備註中交代日後整編者,另一個任務,寄望要親自去唐山(大陸)跑一趟,加以補充完成。

神奇建築客家土樓

提起汀州府永定縣,明清兩代,汀州府一直屬於福建,其下轄有永定縣、長汀縣等八個縣。永定縣可聯想到名勝古蹟永定土樓,位於中國東南沿海的福建省龍巖市,是世界上獨一無二的神奇的山區民居建築。餘在2017年前往大陸福建省龍巖學院工作,於休假期間,乃抽空到永定土樓查訪,問街坊商店是否有餘氏後人在此乎!可惜當地並無餘家後人住居,僅略提及下洋可能有。但距離永定尚遠,需另擇他日造訪。

由於一路從龍巖搭公交車,沿山路簸近兩三個小時,到了終點站永定土樓,已近午時分,就在路街旁餐飲店午餐,點碗炒麪(名稱甚奇特竟曰老鼠板也),吃完就到附近逛逛百聞不如一見的土樓。

福建土樓所在的閩西南山區,正是福佬人與家人交匯處地勢險峻,人煙稀少,一度野獸出沒,盜匪四起。族羣聚居既是中華儒家傳統觀念,更是匯聚力量、共禦外侮的現實需求使然。因其大多數爲福建客家人所建,故又稱「客家土樓」。

客家親愛團結傳統

客家土樓建築閃耀着客家人的智慧,具有防禦、防火多種功能。因客家人居住在土樓,土樓是以生土作爲主要建築材料,摻上糯米石灰竹片木條等和泥土混合而成的外牆,內部是用黃木杉木,夏可抵暑氣,冬可抵寒風,還可自動調節室內的溫度,故通風和採光良好,而冬暖夏涼。土樓高可達四五層,供三代或四代人同樓聚居。樓頂覆以火燒瓦蓋,經久不損。土樓最高層處設有瞭望臺,以便了解敵情

客居異地的客家人爲了自身的生存和發展,需要最大限度的自給自足,而土樓的結構及功能充分滿足了這個小農經濟社會的特色需要。樓內臥室廚房廁所水井、倉儲、柴火間、牛豬雞舍、糧食加工房等設施一應俱全。

全族家人在得到基本的生活保障的同時,又盡享數代同堂、闔家團圓的天倫之樂。這結構還體現了客家人世代相傳的親愛團結傳統。客家人敦厚純樸的秉性於此也可見一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