耶魯前招生官:中國優秀生爲何無緣耶魯哈佛

本站教育訊 “面對同樣優秀的學生——成績單一眼望去全是A,SAT考分無可挑剔,我們如何選擇?爲什麼錄取A同學,而把B同學放入待定、甚至拒絕名單?”美國耶魯大學前高級招生官勞伊德·彼得森對着大家眨了眨眼睛說:“B是優秀的學生,而A是優秀的申請人,優秀的學生不等於優秀的申請人,優秀的學生往往被拒絕……”

這裡,先理清幾個概念:在國內,“美國名校”、“美國一流高校”說法很多、概念雜亂。實際上,美國有4000多所高校,而本文涉及的是美國最頂尖的高校,即被行內稱爲“美國第一集團高校”——綜合排名前10的院校。申請頂尖高校需要提交材料:個人情況簡介、在校表現(包括成績單、課外活動)、短文或個人陳述、推薦信(一封來自學生的升學指導老師,一到兩封來自其他教師)。這10多頁A4紙將在招生官的腦海中,迅速拼成一個“完整的你”。

如果你的父母沒上過大學,沒關係,告訴我們。

“如果你的父母沒上過大學、沒有上過高中,不要害怕!告訴我們這個事實!因爲當我們知道,我們將遇到‘家族第一代大學生’,這總能讓我們興奮不已!”彼得森瞪大眼睛,對學生說。

無論是哈佛、耶魯、斯坦佛,查看學生申請材料的順序,第一步總是看學生的個人情況,主要查看3條:姓名、希望學習的大學專業家庭背景,例如“約翰想來學計算機,他的父母都是計算機工程師”,以此初步“認識”學生。其中,頂尖名校特別看重“家庭背景”。爲此,圈內還流傳着申請頂尖名校的“家庭背景論”:頂尖名校不光看成績,還要查三代!意思是,申請學生出身必須“非富則貴”,不然想進名校,難。這其實是嚴重誤讀!

“爲什麼頂尖名校看重孩子的家庭背景?是你申請學校,又不是你的父母申請學校。”彼得森解釋,這個背景可以讓招生官瞭解“完整的你”。

“如果你的父母都沒有上過大學、甚至沒念完高中,不要害怕!告訴我們這個事實!因爲當我們知道,將遇到‘家族第一代大學生’,這總讓我們興奮不已!”他瞪大眼睛,對學生說:“試想,一個孩子,來自父母、祖父母都沒上過大學的家庭,和另一個孩子,家裡全是大學畢業生,兩者意義大不同。後者的成長軌跡,我們這羣招生官大致可以想象:每天的飯桌上討論着升學、學術話題,這些孩子在2個月時可能就知道要去上大學、在2歲時就知道將來要上耶魯!——我們招生官自己就是這樣長大的。可前者的飯桌上討論什麼,他們的生活是怎樣的?我們無法想象。”

在頂尖名校看來,他們希望挖掘孩子獲得優秀成績的原因。“要知道,沒上過大學的父母,給孩子的學術幫助極爲有限,可他們卻獲得優異成績,如何做到的?這讓我們對孩子的潛力充滿好奇。”

當然,“有一雙沒上過大學的父母,錄取機率會提高”並非真理,彼得森補充,“如果父母都是博士,那也很好,告訴招生官!”他強調,面對招生官,一定要誠實,不要撒謊。因爲如實說出的內容,說不定就有東西激起了招生官的興趣,給你意想不到的加分。

太多優秀生無緣耶魯哈佛,因爲缺少“成就潛能”。

在基本“認識”學生後,招生官要查看學生的在校表現。鑑於頂尖名校的申請者成績單幾乎大同小異——全A、SAT高分,學生的課外活動成了拉開差距的砝碼

“20年前,我們希望學生參加的課外活動,儘可能列滿整整一張A4紙。那時強調學生要儘可能多地接觸社會、參與各類活動。但是,現在招生政策改變了,斯坦福再也不看長列表!”彼得森介紹,由於電腦普及,學生花更多時間上網,當然許多資料在網上的確觸手可及。在這種情況下,常春藤高校希望看到學生“有重點”的課外活動。

現在,學校希望看到學生在中學期間參加2-3個活動,而20年前,要求10-12個。但是請注意,這2-3個活動必須有“連續的服務時間”。“很多學生的課外活動集中在12年級(美國高中是9-12年級,12年級相當於中國高三),10年級、11年級的課外活動空白。這是爲什麼?原來,這些孩子到了12年級,意識到馬上要申請大學了,而學校需要這些——爲了申請而參加課外活動……”彼得森無奈地搖頭說,“美國高校對於申請人只有三種歸類:拒絕、待定、錄取,而這類學生頂多歸入待定。”

此外,名校在評價學生的課外活動時,還有一條重要標準:觀察學生是否有“成就潛能”。“有太多優秀的學生進不了耶魯、哈佛,就因爲缺少了一條:成就潛能。”彼得森介紹,這是名校招生的又一條“規則”。“成就潛能”主要有兩項指標:頭銜影響力

你曾擁有什麼頭銜,主席、組長、主編?當然,那些頂尖名校可不是“頭銜狂熱分子”,之所以看重這個,是因爲這表明學生曾在某些活動中擔起某些重責。第2點是“影響力”,學校關心的是,學生曾運用自己的才能,影響過多少人?曾給周圍人、社區帶去怎樣的影響?”

“有學生告訴我,她唱歌很好,她的嗓音的確很美。我問她:‘你曾唱歌給誰聽?參加過樂隊,還是在社區表演?’她回答:‘沒有!我只在洗澡時唱歌。’很遺憾,這不是我們要的,我們希望看到學生將能力付諸實踐、造福社會,這是一種成就。”彼得森說。

推薦信不一定要“大牛”寫,但一定要最瞭解你的人。

第三步,學校招生辦要查看老師爲學生撰寫的推薦信。推薦信一般2-3封爲宜,一封來自學生的升學顧問,此外可以來自任何老師。招生官通讀之下,要查看3點:申請人是不是聰明的孩子?是不是足夠成熟,可以應付海外生活?最後,高校希望從中瞭解學生的宗教、藝術、體育方面的修養,以此比對自身,查看自己是否能滿足申請學生。舉例來說,一名學生申請芝加哥大學,如果老師的推薦信中提到這孩子是個足球迷,招生官可能就不會招收這個孩子,因爲芝大沒有足球隊。“學校如果滿足不了申請學生,就擔心把他們招來,他們會隨時轉學——在美國,轉學是很普遍的。”

過了通讀這一關,招生官會進一步尋找“3條線索”:

1、學習觀念。學生是否是努力學習的孩子?這孩子週末在幹什麼?對頂尖名校而言,兩個A等生,從全A的成績單上看不出區別,但事情上,他們獲得全A的過程卻是千差萬別,而正是不同的過程,往往決定了他們長大成人後千差萬別的人生道路。言而總之,成績只是表象

2、學術好奇心。如果一個學生希望入讀電子計算機專業,那麼招生官會關心,週五下午這孩子會做什麼?踢球,還是鑽到車庫裡,倒騰收音機、集成線路板?他是否會去思考科技與歷史的關係?招生官需要看到這個孩子是否有濃郁的學術好奇心。

3、成長空間。“作爲大學,我們希望孩子4年後能變得更好,而不是更壞,所以我們會在推薦信中尋找線索,預想他們4年、甚至更遙遠的成長空間。”彼得森說。

在名校作出錄取決定時,越是高層次的中學,他們對學生的評價越是舉足輕重。在大部分美國學校的眼中,中國學生總是顯得非常“神秘”:他們勤奮好學、成績突出,然而過度包裝的申請材料到底有多少可信度呢?而對於中國學生來說,如何能在衆多的申請者中脫穎而出,獲得名校招生官的青睞呢?

彼得森建議,學生邀請老師寫推薦信,不一定要找“大牛”,先要自問:這老師喜歡我、瞭解我麼?“建議學生去找最瞭解你的老師寫推薦信,而不是找自己功課最好的那門課程的任課老師,因爲後者可能會應付了事,這對學生而言,後果很糟糕。”彼得森強調,高校特別看中來自中學、中學老師的意見。“在所有申請材料中,有一份東西可以讓學生從‘待定’升到‘錄取’,從‘錄取’變爲‘待定’、‘拒絕’,這就是推薦信。爲什麼我們如此看重中學老師的推薦信?很簡單,因爲推薦信代表學術機構對學生的評價,而大學也是學術機構。”

文選自《向日葵》的博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