與其拼命擇校 不如拼命做個好家長
據媒體報道,繼留學英美等英語系國家之後,一些家長開始把孩子送到泰國讀國際學校,尤其一些二線城市還不足夠富裕的家庭,更青睞於此。原因無非有三:一是價格便宜,比在國內與英美讀國際學校便宜;二是讓孩子接受更好的國際教育,培養國際化人才;三是爲逃離激烈的教育競爭。
首先,這裡面有基本教育觀念的錯誤。很多家長都默認這樣的道理:只要進了好學校,差生都可能上好大學。即單方面認爲決定孩子優秀與否的,是學校與老師,是優質的教育資源。因此要盡一切努力擇校,爲孩子選擇最好的學校與教師。在國內不能擇校或者無力負擔英美私立學校的家長,在一些中介機構的慫恿下,便盯上了泰國這片留學“新大陸”。
其實,學習永遠是孩子自己的事情,孩子不學,不要說好老師,就是神仙來了也沒有用。比如人大附中很好,每年考上清華北大近200人,但每年大部分孩子也是考不上985院校的。國內所謂的“超級中學”也都類似,你看到別人的孩子被名校錄取,這僅僅是媒體報道的冰山一角。
一所學校之所以成爲一所好學校,首先是因爲優秀學生大量聚集,而非教師,這是一個基本的常識。而一個學生是否優秀,決定性因素是什麼?除了個人的努力,來自家庭的教育同樣重要。不可否認的是,如果家長對孩子嚴格管教,孩子才能從小養成良好的行爲習慣。其次,纔是所謂的資源支持,提供好的物質條件等等。
家長與其拼命擇校,不如拼命做個好家長。這其中,核心是讓孩子培養良好的行爲習慣,比如自律。其實人與人優秀與否的區別,就在於能管住自己多少,該學習就學習,而不是放縱自己玩遊戲、睡懶覺。所以,我們經常說,優秀是一種習慣,而不單純是父母會輔導孩子什麼,會教孩子多少文化課。
另外,這種現象背後,又牽涉到國際化教育與培養國際化人才。什麼是國際化人才?和一個英國人相比,和一個美國人相比,我們的優勢是什麼?絕不是英語,不是英國文化,而是漢語和中國文化。國際化人才不僅要懂外國語言文化,更重要的是精通中國文化。這是送孩子到國外讀中小學,值得關注的問題。
國際間學生流動有一個突出的特點,就是欠發達國家向發達國家流動。儘管中國還是發展中國家,但奔赴泰國,甚至柬埔寨留學,就一定會輕鬆嗎?就一定比在國內更好嗎?
至於逃避應試教育,留學泰國也很難達成目的。應試教育的本質是教育的功利化。雖然送孩子到泰國讀國際學校,但如果家長仍然以功利心待之,然後如報道中那般積極參加各種培訓,以博一個好成績,上一個好大學,我們豈不是把應試那一套搬到了泰國,這哪裡又談得上逃離呢?
小留學生泰國留學熱背後,實際是中國家長過度的教育焦慮。留學泰國還夾雜了異國留學的因素,對於小留學生來說,不僅僅是學習問題,還有成長的問題。無論從哪個角度來說,過早的留學,尤其是在沒有父母陪伴情況下的中小學留學,對於孩子的成長都可能不利。千萬不要忘記,父母陪伴孩子健康成長才是第一位的,不要本末倒置!
陳志文 來源:中國青年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