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有導師讓學生“鐵杵磨成針”!這是一門什麼課?

來源:央視新聞

手機讓我們與遠方的親友保持聯繫

微波爐快速加熱食物

無論身在何處,指南針都能爲我們指引方向

這些日常現象背後

都隱藏着電磁學的神奇力量

在最新一期《開講啦》節目中

中國工程院院士

北京航空航天大學

電磁兼容與防護全國重點實驗室主任

蘇東林

分享了“電磁”背後不爲人知的故事

同頻干擾暗藏隱患

別不把坐飛機關手機當回事

我們在乘坐民航飛機時,會被提醒關閉手機等電子設備,或將其切換到飛行模式,以保證飛行安全。但有些人不理解,小小的手機怎麼會影響到那麼大的飛行系統?

蘇東林解釋,在飛機起飛和着陸的關鍵時刻,爲確保安全,需要使用導航衛星、氣象雷達以及和塔臺通信等功能來感知周圍信息,這些獨立的電子單元在相互工作時“不能打架”。

而導航系統的信號通常是由天上的導航衛星發射,再由飛機接收,信號比較弱。在這種情況下,如果手機產生了能夠引發導航系統不正常工作的信號強度,或者類似的頻譜,就會對導航造成一定程度的干擾。

隨着技術進步,飛機本身的電磁兼容設計和抗干擾設計做得越來越好,手機產生的干擾也越來越弱了。現在的部分飛機可以在起飛以後繼續使用電子設備,不過無線遙控設備除外。

除此之外,日常生活中,電梯突然停運、兩臺電器同時使用時出現故障、通話時背景噪聲中夾雜着刺耳的“嗞嗞”聲……這些電器失常的現象,都是因爲它們的電磁場發生了“衝突”。

而如何讓這些電器“和平共處”,正是蘇東林多年來專注研究的課題——“電磁兼容”。

“這份作業,沒有幾年做不完!”

她真讓學生“鐵杵磨成針”

在北航,成爲蘇東林老師的學生,埋頭苦讀電磁理論是不夠的,還有你意想不到的“動手”作業——磨釘子。要求只有一個:“每天磨”,每週還得檢查進度。

看似簡單的手工作業,卻包含了蘇東林獨特的教學智慧:通過日復一日的磨鍊,培養學生的耐心和堅持,讓他們在看似枯燥的重複中領悟科研的精髓。這不僅是對技能的磨礪,更是對心智的鍛鍊。

蘇東林說:“碼字碼不出硬實力。我想讓學生們在實踐中產生靈感,頓悟真理。”

對於這份“沒幾年根本做不完”的作業,學生們一開始並不是很理解,但是經過長期的堅持,他們逐漸有了感悟:“就像蘇老師寄語學生的,終有一天,當你回頭的時候就會發現,自己的日積月累已經成爲了別人的望塵莫及。”

蘇東林表示,博士生是未來國家的棟樑之才,她想通過一顆小小的釘子,給學生傳遞堅持不懈、久久爲功的理念。

在她的課上曠課一次

甚至會驚動院長

進入大學後,你有沒有過曠課的經歷或念頭?

有些大學老師每學期會給學生一到兩次曠課的機會,用這樣的方式來告訴學生們,大學不只有課本,還有落日和晚霞。但是,在蘇東林的電磁安全實驗班裡可沒有這樣的“機會”。

若非正當理由,蘇東林不準學生曠課,否則她就會“動用”輔導員、班主任、教務老師甚至院長,直到找到這位同學爲止。

蘇東林認爲,曠課不是簡單的學習和紀律問題。“上課代表着學生的一種承諾,作爲未來要走上國防一線或是國家科研主戰場的電磁專業學生,我希望他們每一個人都能成爲託付得起的、負責任的人!”

爲了讓學生不曠課,蘇東林還特意設置了“簽名小條”,小條上不僅有常規的班級、姓名、學號、日期,還會附帶一個問題和一句勵志名言,時刻提醒着學生們保持學習狀態。

她的博士生畢業後

全部投身國家主戰場

如今,電磁把陸海空天連爲一體,電磁發展與國家利益緊緊相連。爲了給國家成建制地培養電磁人才,北航組建了電磁安全實驗班,每一位博士生都要到實際的工程一線去實踐。

蘇東林分享,有三位博士生奔赴到一個重大工程應用一線。由於涉密的緣故,他們在實習時只能用畫筆記錄自己的零星感受。

在他們的筆下,有在壓抑逼仄的船艙中進行任務待命的忍耐和堅守,有面對無經驗可循的局面時直面挑戰的勇氣和智慧,也有目睹對手的耀武揚威而激發出的奮鬥雄心和愛國情懷。

蘇東林驕傲地說,每一次實際一線的歷練,對學生如何做人、爲誰學、學成爲誰工作,都奠定了堅實的基礎。這也是爲什麼自己的博士生畢業以後,百分之百選擇投身國防和國家主戰場。“因爲他們深知只有國家強大,我們纔有今天的好日子!”

本文來源:央視新聞微信公衆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