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時社論》打破卸任總統過街老鼠魔咒

社論

兩岸關係將是蔡總統第二任期繞不過去的坎,隨着疫苗施打普及化新冠疫情可望逐漸消退,不只兩岸交流問題將浮上臺面,民進黨在失去疫情保護傘後,如何擺脫民粹主義,理順兩岸關係、確保國家安全與繁榮,將是極大的考驗

解讀民調數據可以發現,蔡英文滿意度略降、不滿意度驟升,但滿意度依然過半,主要原因在疫情控制得當。從臺灣民意基金會民調數據來看,將滿意度扣去不滿意度,蔡政府防疫滿意度淨值高達71%,與防疫相關的紓困也有54%,兩者遙遙領先其他項目。至於被認定2020勝選關鍵因素的兩岸表現,淨值僅17.2%,不但居後段班,與去年2月60.7%的淨值相較,民心向背非常清楚;民進黨的調查同樣顯示,蔡英文的滿意度將近一半貢獻來自防疫,兩岸關係只佔8%。從此來看,蔡英文的民意支持基礎已與2020大選時大爲不同,民衆不再熱烈支持民進黨政府的兩岸政策

失疫情保護傘後的考驗

蔡總統的民意支持基礎從兩岸轉變爲防疫,更深層意涵是民心改變了,許多民衆不再支持蔡政府的兩岸作爲,選舉燃起的「抗中保臺」民粹主義已悄悄結束,民意迴歸正常。日前臺灣國際戰略學會民調也指出,在「和平」與「對抗」之間,高達90.4%的民衆選擇前者,僅有2.6%支持後者;贊成兩岸人民多交流往來的臺灣民衆達81.4%。兩岸和平交流纔是主流民意;支持兩岸對抗成爲少數。

蔡政府的支持率極大比例來自防疫得當,一旦疫情趨緩,失去疫情保護傘後,合理推測蔡英文的滿意度將開始下滑。中共五中全會確認「和平與發展」仍然是時代主調大陸不會實現武統,但不會放鬆對臺軍事壓力,加上大陸分別與東亞東南亞、澳紐等國家簽署RCEP、與歐盟簽署投資協定,對外市場大開放,肥美的內需市場將是企業家的希望,蔡政府若繼續抗中,不努力與大陸對話破冰,蔡政府的民意走向勢必繼續下探,重複2018年地方選舉戲碼。要知道,當時包括鄭文燦黃偉哲等地方諸侯,都曾委婉表達對蔡政府2016~2018年兩岸政策的不同意見,認爲應當順應民心、深化兩岸交流。

蔡總統顯然瞭解民意取向,元旦演說釋出訊號,表示願意在符合對等尊嚴原則下與北京共同促成有意義的對話,並聲稱等疫情受到有效控制時,期待兩岸逐步恢復交流,增加理解、減少誤解。「有意義的對話」是老生常談,但將疫情與兩岸交流掛勾倒是新意淺層來說,當初中斷兩岸交流的關鍵正是疫情。當疫情趨緩,交流隨之恢復也是理所當然;但深層來說,去年初兩岸交流斷得如此徹底、如此讓人寒心,並非疫情而是政治。即使疫情趨緩,淺層的兩岸交流恢復正常,但深層政治造成的傷害並非三言兩語可以癒合。民進黨須正視民粹主義對兩岸關係的影響,否則淺層的兩岸交流恢復後,反而可能對深層的兩岸關係造成傷害。

臺灣民意對撞的深層因素,是蔡英文總統必須處理的問題。大陸太大、臺灣太小,兩岸距離太近、經濟關係又太緊密,臺灣不能逃避大陸存在的事實。抗中保臺是一種選擇、和平交流是另一種選擇,每一箇中華民國國民都有選擇權,2020年選民做出選擇,給了民進黨執行抗中保臺路線的機會,不到1年後,蔡政府兩岸路線的滿意度已大幅下降,將迫使蔡總統做出改變。

處理民粹及黨路線問題

如何改變,是一個戰略問題,涉及綠營如何處理民粹及黨內路線的問題。若拒不處理,就要與支持兩岸和平交流路線的民意對抗,若美中由川普時代激烈的「對抗關係」轉向拜登時代的「競爭中有合作關係」,民進黨的抗中保臺政策將受到更嚴厲檢驗。這是蔡英文的燙手山芋,更是民進黨的共業,尊重民意趨向或逆風而行,就在黨高層一念之間。

進入2021年,結束的不只是蔡英文的蜜月期,也是總統大選捲起的抗中保臺浪潮。告別2020年,希望不只送走嚴峻的疫情時光,更要揮別民粹主義威脅中道理性、兩岸和平是多數人心主軸激情過後,國家與社會需要的是安定、繁榮與發展,唯有正視民心趨向,蔡英文才能在4年後華麗下臺,打破卸任總統的過街老鼠魔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