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寒門子弟到哈佛博士 港大教授徐國琦想對年輕人說這些話
徐國琦,1962年出生於安徽省樅陽縣一個家境貧寒的農民之家,先後就讀於安徽師範大學、南開大學以及哈佛大學,最後獲得哈佛大學博士學位,成爲享譽國際的歷史學者,現爲香港大學著名教授。
近日,本站教育專訪到徐國琦教授,徐教授和藹可親,爲人真誠,講述了自己的傳奇人生和學術經驗,也對熱播劇《都挺好》反映的社會現實發表了自己的看法,並對高考學子發出肺腑之言。
本站教育:徐教授,您從寒門子弟到哈佛博士再到香港大學歷史系教授,您覺得哪些事改變了您的一生?
徐國琦:第一個轉折點就是高考。沒有高考,大概也就沒有我後面的經歷了,因爲我們鄉下子弟,在高考恢復之前唯一的出路就是當兵,所以1977年,鄧小平先生恢復高考,對我們來說是一個轉折點。我個人的人生軌跡跟改革開放是連在一起的,當時的高考儘管是“華山自古一條道,千軍萬馬過獨木橋”,但我考上了,因此一步步地從安徽走向天津,走向哈佛,然後就變成所謂的國際學者,所以高考是我人生的第一個轉折點。
第二個轉折點,是我碰到幾個非常好的老師。我到南開求學的時候,我的導師是楊生茂教授,楊生茂教授是國內鼎鼎有名的、頂尖的美國史專家,我們師徒關係特別好,我們當時有個君子協定,等我完成了他的一個國家重點項目“美國外交政策史”,他就要送我出國。後來,我把書稿完成之後,楊先生一諾千金,1990年就支持我出國。
第三個轉折點,是當時我到哈佛求學,碰到一個日裔教授入江昭(Akira Iriye),他是美國史學界的一代宗師及國際史學派的開山鼻祖,入江昭教授也是我人生的一個轉折點。
所以,我的人生有兩大導師——中國的楊生茂教授和日本的入江昭教授。
哈佛大學對我的影響也很大,自從到美國留學之後,我的人生和學術軌跡就跟哈佛大學息息相關,不僅是哈佛的學生,也在那做了幾年助教,我的幾本書也是在哈佛大學出版社出版的,所以這也是非常重要的一個轉折點,然後就一步步成爲所謂的國際學者,從英語不會、英文考零蛋到最後靠英文謀生。
《都挺好》劇照
本站教育:最近的熱播劇《都挺好》裡,蘇家老大蘇明哲說:“像我們這樣沒有資源沒有背景的家庭,考學是改變命運的唯一出路。”您同意這種“一考定終身”的觀點嗎?
徐國琦:這個應該是關鍵的一步,無論你多麼優秀,沒有這關鍵的一步就回很難,所以,高考對寒門子弟來說,是一個非常重要的敲門磚。
因爲如果你的腳沒踏進門,前面的道路就會很難走,所以我覺得考學也許不是最重要的,但是是極其重要的一步。就像我,如果不是考上了大學,那麼可能就在鄉下過一生,人生的軌跡可能就完全不一樣,所以我覺得考學還是非常重要的。
考上大學之後,不管是寒門子弟也好,豪門子弟也好,都在同一個起跑線上,所以同一個大學裡,有的人成材了,有的人不成材,這就是後面的人生造化了,這個另當別論,但關鍵的第一步要邁好。所以,我覺得考上大學非常重要,當然,現在也有別的成才之路,但是在70年代末以前,這個機會是沒有的。
徐國琦教授在上課
本站教育:爲了能出國留學,《都挺好》中蘇明哲清華大學畢業後一直專注學習,最後上了斯坦福大學,這其實也是當下很多中國學生的選擇,——即使在國內很好的大學畢業了,也想出國深造。您怎麼看待這樣的社會現實?
徐國琦:我覺得可能跟現狀和追求有關係,可能還是時代的產物,今天的中國跟30年以前的中國是不可同日而語的。
30年以前的中國,就是我年輕時候生活的中國,物質極其貧乏,生活比較貧困,工資低,學術資源不多,那時候,年輕學子到國外求學可能是比較好的一個途徑。
但是今天,國內也有機會了,也不見得非得到國外去闖天下。
所以,一個是人,一個是時代,還有一個是環境,不是每個人在海外都能成功,有的人在國內也成功了。這完全就看你自己的考量,你的價值判斷,還有人生規劃。
從英語考0分到靠英語謀生,徐國琦教授講述學英語秘籍
本站教育:您曾在哈佛大學讀書,並出版過多本英語專著,在英語的學習方面,您有哪些好的學習方法和建議?
徐國琦:很簡單,就像我在《邊緣人偶記》中寫的,我在1980年參加高考時英文是0分,但我特別喜歡研究美國,後來到了美國,就像不會游泳的人一下被推到大海。所以,沒有什麼東西是上天給你的,一定要努力,就像學英文,我從一句英文都不會到最後靠英文謀生。
如果你人生經驗豐富,你知道你要說什麼要寫什麼,那麼語言只是一個工具,這個工具很容易掌握。
大家現在聽我的發音,我還是安徽口音,但是我可以在世界上最好的出版社出英文書,他們也從來不說我的英文有問題,所以,我覺得如果我能做到,大家肯定都能做到。
只要你喜歡,只要你付出努力,沒有什麼過不去的“火焰山”,都可以做到的。
徐國琦教授在新書《中國人與美國人》的北京大學座談會上
本站教育:您覺得一個人最重要的能力是什麼?
徐國琦:最關鍵的是批判精神。不管是什麼知識,自然科學也好,人文科學也好,那些東西是學來的,隨時都會過時的,而你的批判精神是永久的,是放之四海而皆準的。所以,第一個是要有批判精神。
第二個,要有使命感,要找到你的人生方向。你只有有使命感,纔可以鍥而不捨,纔可以樂在其中。
所以,批評精神加使命感,加後天努力,應該是所有人成功的階梯。
本站教育:在求職和求學兩條路上,您有哪些建議給青年學子們?
徐國琦:我覺得,求職跟求學應該是是一個銅板的兩面,應該是相輔相成的,但不能混在一起。
中國的教育有一個問題,就是大學已經變成一個職業培訓所。我覺得大學應該是培養人安身立命的地方,就是培養批判精神、人文精神、價值觀,然後再走向職業學校,比如法學院、商學院、醫學院,所以職業規劃也可以變,如果哪一天你覺得這個不適合你,你就可以變。
所以,我感覺還是要找出一條最適合自己、你擅長也喜歡的路。就像孔子說的,“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樂之者”,一定要找一個“你好、你也樂、你也擅長”的方向,這是關鍵的。
本站教育:請您作爲過來人,對高考學子們說幾句話。
徐國琦:我當年參加高考是“華山自古一條道”,今天的高考學子們,你們面臨的選擇很多了。但不管面臨什麼選擇,我覺得都要be yourself, be happy, be confident. 第一個你要知道你是誰,第二個你一定要幸福,第三個你一定要自信。只要達到這“三個B”,你就會所向披靡,即使高考沒成功,你的人生依然會無限美好。
徐國琦教授新書《中國人與美國人:一部共有的歷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