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程改善、社區關懷 從根本做起
交通學者認爲,國內應從工程改善爲先,並由社區掌握高齡者的生活動態,減少高齡者自行外出的問題。(蔡依珍攝)
再過4年臺灣就將邁入超高齡社會,交通學者認爲,國內對於高齡者的交通管理政策起步太晚,應從工程改善爲先,並從下而上,由社區掌握高齡者的生活動態,進而給予關懷及需要,減少高齡者自行外出的問題。
消基會交通組副召集人李克聰說,交通管理有3E:交通工程Engineer、交通教育Education、交通執法Enforcement。我國政策多偏重教育及執法,較治標不治本,想辦法用工程改善,纔是根本之道。
李克聰指出,將號誌時間拉長、在高齡者多的社區多畫斑馬紋行穿線、多設置「慢」的標誌,提醒用路人慢行等,都是工程改善的具體方式,交通部也應滾動檢討現有標誌、標線及號誌是否足以應付超高齡社會。
除透過工程改善交通環境外,李克聰建議可學習美國、日本經驗,從社區下手,由大樓管委會、鄰里長、志工等角色掌握社區內高齡者的生活模式,透過社區關懷模式提供高齡者需要的交通服務。他舉例:80多歲的高齡者要拄柺杖去看病,志工就可陪伴前往。
李克聰表示,社區最清楚附近住戶有多少老人及小孩,如果社區內剛好有計程車司機,鄰里長可提供一些費用請司機幫忙載送小孩上學、送老人看病,一舉多得,達到共乘共享,政府可提供一些補助或優惠,方便社區執行社區關懷。
淡江大學運輸管理學系副教授羅孝賢表示,像美國的住宅區與消費地距離很遠,因此發展出「白天駕照」加以區隔,讓高齡者繳回一般駕照,只能白天開車,晚上不能開車;至於日本、德國、荷蘭等國與臺北市的生活型態較爲類似,都是走幾步路就能到商店、醫院等目的地,就連前往偏鄉,也有火車、巴士能前往,因此國內大衆運具均可建設友善高齡者的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