疾馳的惠民保:逾2000萬人參保 燎原式爆發引監管注目
(原標題:疾馳的惠民保)
本報 記者吳敏 北京報道
不限年齡、無等待期、無需體檢、可帶病投保…,只要有社保,就能用年保費幾十元撬動幾百萬保額的保障,在地方政府的“站臺”下,被稱爲“低配版”百萬醫療險的惠民保在2020年突然席捲全國,80多款“惠民保”產品在60多個大中城市落地開花,參保人數超2000萬人。
中國社科院保險與經濟發展研究中心副主任王向楠在談及惠民保的發展背景時,向本報記者總結了四點,包括居民醫療費用中自付部分仍然很高,因病致貧返貧、擔心得病而不敢消費的現象常見;各城市在打造自身的吸引力,而醫保是一項重要的公共服務;醫保部門積極爲居民提升保障水平,改進服務;保險公司的百萬醫療險發展較好,但面臨獲客費用高、賠付率高、有些產品設計不貼近民衆需求、未考慮地區差異的難題。“惠民保結合了城市政府信譽、多部門資源和商業保險技術,提升了城市居民的醫保保障程度。”
但缺乏頂層設計的惠民保在發展過程中所存在的問題同樣不可忽視。本報記者從業內獲悉,銀保監會近日下發《關於規範保險公司城市定製型商業醫療保險業務的通知(徵求意見稿)》,擬全面規範“惠民保”類業務發展。
燎原式爆發
所謂惠民保,全稱爲“普惠型重大商業補充醫療保險”,是一種介於商業保險和基本醫療保險、大病保險之間的一年期健康險產品,因“低門檻、低保費、高保額”的特點,被冠上“惠民”的標籤。
之所以稱其爲“低配版”百萬醫療險,是因惠民保產品的條款責任與百萬醫療險相同,不同之處只在於惠民保的保費更低、免賠額更高、報銷設置75%上限。而兩者最核心的區別在於,惠民保有地方政府的參與。
2015年,由深圳市醫保局主導,平安養老獨家承保了中國第一個重特大疾病補充醫療保險,這是“惠民保”最初的原型。經過深圳市政府五年的大力推廣,其參保人數已達752萬,錄得全體參保人數的53%。這期間也正是百萬醫療險崛起之時,或許是因此,在深圳惠民保試水的前幾年,並未濺起水花。
但隨着長期百萬醫療險的入局,百萬醫療險市場迎來洗牌,其熱度也隨之降溫。2020年,似乎是毫無預兆的,惠民保接替百萬醫療險成爲羣雄逐鹿的江湖。參與其中的不僅有老字號巨頭險企,也有一衆中小型保險公司身影,當然也不乏互聯網流量巨頭以及新興保險科技企業。惠民保熱度突然之間被引爆,並迅速在全國各地相繼推出,時至今日,已有80多款“惠民保”產品在60多個大中城市落地開花,參保人數超2000萬人。
惠民保火爆的背後,離不開地方政府的支持。於地方政府而言,惠民保無疑是服務民生的創新探索之舉,其無需財政額外支出就可提升市民醫保待遇水平。
因此,在海南、深圳、廈門、佛山、淄博、益陽等地,均有地方政府部門爲惠民保“站臺”。如海南樂城特藥險、廈門惠民保、佛山平安佛醫保、淄博齊惠保、湖南益陽益惠保等先後都出現地方政府的名字,並有相關領導幹部出席發佈會以示支持。其中獲得地方政府最高級別支持的是海南樂城特藥險,是由國壽財險等三家公司承保,保費僅需29元就可獲得100萬保額的保障,爲其提供支持的均爲重量級單位,包括省政府、省衛生健康委員會、省銀保監局、省醫療保障局、省藥監局,同時副省長還出席了宣講。
即使沒有尋求到高級別省市政府的支持,一些保險公司還可退而求其次,獲得地方金融辦和醫保局的支持,如由國富人壽承保的廣西惠桂保的指導單位有廣西地方金融局、廣西扶貧辦、南寧市衛健委、廣西保險業協會等;由中原農險承保的河南許昌豫健保的指導單位有當地醫保局和金融局;由太保產險承保的惠州惠民保的指導單位是惠州市金融工作局;由東吳人壽承保的蘇州蘇惠保指導單位是市醫療保障局、市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局、市民政局、市衛生健康委員會、市社會保險基金管理中心;由永安財險等6家公司承保的泰州泰惠保指導單位是泰州市總工會和泰州市醫保局等。
當然,並不是所有的保險公司和惠民保都能獲得政府部門的支持,也有一些惠民保項目處於“裸奔”狀態。如今年7月17日,長沙醫療保障局發公告澄清:近日有羣衆到該局諮詢,泰康養老湖南分公司推出的“星惠保”是否爲長沙醫療保障局指導的“長沙市民專屬的普惠補充醫保”,長沙醫療保障局未對該產品進行任何業務指導。
有業內專家表示,目前,有地方政府部門站臺的城市惠民保,合計參保人數佔該類產品全國總參保人數的一半以上,這從側面說明,是否有政府背書直接影響老百姓對產品的信任度,甚至參保意願。
在地方政府的加持之下,惠民保的銷售十分火熱,深圳惠民保運行五年參保人數高達752萬,京惠保上線不到兩週參保人數即突破百萬,寧波“甬惠保”上線3周參保人數突破40萬,驚人的參保率也使各家保險公司血脈僨張。
暗藏隱憂
攻城略地的同時,缺乏頂層設計的惠民保帶來的相關問題也在逐漸暴露,對於惠民保在發展過程中所存在的問題,王向楠向本報記者總結了三點,一是業務性質不太明確。做爲政策性保險、商業性保險,還是類似社保經辦業務更好,尚難以回答。該產品的普惠性很強,但是有的對供給長期可持續下去沒有進行充分評估。二是一些業務重點不夠突出。有的惠民保覆蓋領域很廣,但沒有突出保障社保目錄外醫療費用等內容,未基於解決患者最關心的問題。三是宣傳時有偏差。有的過於宣傳低價,有的淡化了免賠責任,有的保險產品感知很弱,均損害了消費者權益。四是個別業務定位偏高,在“攀比”中高水平的保障程度和儘可能低的價格,超過了城市的經濟社會發展階段。
此言不虛,隨着惠民保的持續火爆,不少公司爲搶佔市場,甚至不惜大打價格戰。目前,各地“惠民保”一年的投保價格最低是19元,49元、59元、69元這樣的費率段居多,高者在160元至200元之間。
另外,一些城市已經出現不同險企推出的多個惠民保項目,如寧波的甬惠保、工惠保以及市民保,前兩者由平安財險和泰康養老承保,市民保則由太保壽險等4家險企共同承保,三者保障額度均爲200萬元,但甬惠保的保費爲59元,工惠保和市民保則根據年齡劃分,工惠保規定年齡小於50歲保費爲68元,大於等於50歲保費爲168元。而市民保規定年齡小於50歲保費爲59元,大於等於50歲,保費爲139元。
再如廈門的廈門惠民保和鷺惠保,前者由平安養老承保,後者由國壽財險等3家公司共同承保,前者保費爲70元,保額爲250萬,後者保費爲60元,保額爲150萬。
低保費、高保額、可帶病投保。。。,作爲商業保險公司是否真的願意做“慈善”?實則不然。惠民保都設置了2-3萬的免賠額,也就是說,在醫保報銷之後,先扣除自費部分的2-3萬,剩餘部分纔可利用惠民保報銷70%-80%,總體算來,住院總費用在5-7萬以上才能用到惠民保。
然而,根據國家衛生健康委發佈《2019年我國衛生健康事業發展統計公報》顯示,2019年人均住院費用9848.4元,醫院次均門診費用290.8元。
可以看到,高免賠額的設置大大降低了惠民保的賠付率。在成都,自從7月1日“惠蓉保”進入保障期,根據成都“惠蓉保”7月理賠簡報,截止至8月3日,共收到理賠申請資料1323件,其中僅有31件理賠申請達到理賠標準。這意味着1200多人買了惠民保但無法報銷。
另外,在惠民保的宣傳過程中,大多數僅強調了低保費、高保額、可帶病投保等好處,卻淡化了免賠責任等問題,也暗藏隱憂。
監管出手規範
疾馳之下,惠民保所存在的種種問題早已被監管部門盡收眼底。本報記者從業內獲悉,近日,銀保監會人身險部向各銀保監局、各保險公司以及中國保險業協會下發《關於規範保險公司城市定製型商業醫療保險業務的通知(徵求意見稿)》(下稱“《通知》”)。
首先,《通知》給出了惠民保類業務的官方定義,即“城市定製型商業醫療保險”。並在一定程度上肯定了惠民保在提升居民保障水平方面的作用。同時,對其經營原則予以定調,即要求保險公司在開展定製醫療保險業務,應遵從商業保險經營規律,市場化運作,按照經營可持續以及風險可控,合理制定保障方案,科學確定責任範圍,發揮市場機制作用,服務民生保障。
具體來看,《通知》做了如下要求:保障方案體現地域特徵,契合參保羣衆實際醫療保障需求,鼓勵將目錄外醫療費用納入保障範圍,滿足參保羣衆多層次多樣化的醫療保障需求;產品設計開發和管理應嚴格遵守監管制度,基於必要的歷史數據,結合當地特點,合理預估參保人數規模,做好保費測算和費率釐定,科學確定價格,在承保前向屬地銀行保險監管部門報告保障方案。
但《通知》針對實際經營過程中出現的亂象也進行了規範。比如,針對定價混亂問題,《通知》明確將查處“參與惡意壓價競爭,違規支付手續費”的行爲;針對風險提示不足的問題,《通知》不僅要求保險公司對保障期間、保障責任、責任免除、理賠流程等關鍵信息進行如實、充分告知,還明確要求建立完善的理賠回訪制度及投訴處理機制,並將查處“誇大宣傳、虛假承諾、誤導消費者”的行爲。對於保障方案缺乏必要的數據基礎,未按規定使用備案產品或未及時報告保障方案,拖賠惜賠,利用不正當手段套取、騙取醫療保險基金,冒用政府名義進行虛假宣傳,泄露參保人信息或擅自用於其他用途等,一經發現,必被嚴懲。
王向楠向本報記者表示,新產品新模式在快速發展前期一般會有些亂,這是由於創新約束不明確、參與者偏向樂觀、配套措施在形成中等。隨着惠民保在各地快速推進,其業務形式、價值、風險構成等均較爲清晰了,此時發佈“徵求意見稿”是及時提示各類風險、明確監管態度,促進惠民保將好事辦好、長期辦好。
責任編輯:孟俊蓮 主編:冉學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