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疫憶便當 古早臺灣味藏溫情
本土疫情升溫,讓許多外食族對於一日三餐的安全衛生焦心,重溫「便當」記憶的迪化207博物館特展,讓不少觀展民衆驚豔於臺灣不少人收藏有不同時期的便當盒,也從便當的變遷,看見時代的生活回憶。
透過臺灣早年的各式便當盒及老照片敘說臺灣的便當故事,此次展出的便當包括傳統竹編便當、鋁製便當盒、老店特製的白鐵加銀餐盒等,此外,亦可見1970年代流行的「包飯」,即業者將四菜一湯盛盤放入鐵盒中,以機車外送的早期外送便當形式。
迪化207博物館創辦人陳國慈表示,自己在香港生長,沒有帶便當的文化,即便是寒冷的冬天,家長也只能爲小學生準備冰冷的三明治作爲午餐。而在臺灣「我自己兩個生長在臺灣的孩子,從小學一年級就每天帶着家裡準備的便當上學」還會有值日生把全班的便當幫到廚房,整批放到大蒸籠內,蒸熱再搬回教室。「大家打開便當時,一股熱騰騰的香味撲鼻而來」陳國慈表示,對如今已40多歲的孩子而言,在學校吃便當的景象,仍是一段溫暖的回憶。
陳國慈表示:「現在的學校普遍提供健康的午餐,也讓家長省下準備便當的麻煩,卻讓孩子帶着『家的味道』到學校那份親情消失了」也因此透過特展,重溫那份舊時代的溫度。迪化207迪物館館長華安綺則指出,雖然在策畫過程中曾懷疑小小的便當盒,會有收藏者嗎?但最終發現許多人確實也珍藏着小時候的便當記憶,提供各式便當物件:分層便當盒、軍警用便當盒、企業用便當盒等。
除了各式便當盒,前輩攝影師鄧南光捕捉小朋友們在臺北城京町活動後吃便當的影像,也彷彿透出木片便當盒及郊外踏青的美味,華安綺說:「裝展時就有夥伴說,看到綁便當的繩子,就聞到了小時候便當的味道,是青春年少的美好記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