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銷不足10萬輛 國內MPV市場打開方式似乎不太對

(原標題:月銷不足10萬輛,國內MPV市場打開方式似乎不太對)

據乘聯會數據顯示,7月份轎車銷量爲77.3萬輛,同比增長3.5%;SUV銷量則爲73.1萬輛,同比增長13.6%;MPV銷量爲9.5萬輛,同比增長3.2%。儘管車市開始回暖,但MPV的銷量在SUV車型火熱映襯下,被硬生生逼成了小衆車款

MPV銷量不景氣,有着外因內因。外因就是這幾年的購車潮流就是SUV,不知不覺中擠壓了MPV的生存空間;內因就是部分交叉乘用車爲了長面子,把自己包裝成MPV,拉低了全部MPV車型的level。

有意思的是,別看MPV銷量只有SUV銷量的13%,但車企似乎並不急,因爲他們把大多數的產能安排在了轎車和SUV車型上,這也正常,哪款車賣得好自然就抓緊生產咯。分析一下7月的乘用車車型銷量,月銷超過3萬輛的車型清一色都是轎車,且都是合資品牌。SUV市場則正好相反,月銷超過2萬輛的都是自主品牌車型。

對於這個“怪圈”形成的原因,我的看法是,轎車的造型比較“吃”設計外觀差一點、空間差一點就會對整體減分不少,合資品牌的底蘊夠足,相比自主品牌,在轎車設計領域更加遊刃有餘;SUV則是自主品牌揚長避短的領域,對操控、空間的要求不是那麼嚴苛,通過堆積配置提升性價比就能達到目的,所以自主品牌車型在SUV領域反而能大顯身手,來個爆款車型就能獨佔鰲頭。

相比轎車和SUV,MPV市場似乎是兩大陣營“角力”的第三戰場,參與選手不多,月銷量不到10萬輛,但競爭力度不弱。除了三、四個老牌“豪強”長期佔據前十榜單位置之外,其餘位置的得主幾乎月月不同。甚至可以這麼說,一輛MPV一個月多賣1000輛,就是能否進入前十榜單的決定性因素。這可能是MPV市場的一個特性新車型 “亮字號”容易,但出頭很難。因爲價格跨度實在太大,總不能讓售價大幾十萬和幾萬元的車型拼銷量吧。

MPV市場其實很大,甚至超過了我們的想象基本細化爲三大類

一.從比較low的交叉型乘用車演變過來,如五菱和寶駿,能坐人也能拉貨,優點是便宜,但安全性舒適性一塌糊塗,售價一般在幾萬元。

二. 家用型MPV,一種是如奧德賽參數丨圖片)、艾力紳、傳祺GM8等日系風格,另一種是5+2型的座椅佈局,主要爲了契合二胎家庭的出行需求;前一種尚可,後一種車型的第二排中間還沒有過道,導致第三排乘客上下車時需要爬進爬出,有點傷尊嚴;售價一般不超過25萬元。

三. 純商務MPV,如別克GL8、奔馳V-Class和大衆威然,夠面子,純商務範,大多用於接待,價格上不封頂,你能想象到的任何配置都能加上去。我甚至見過這麼一款豪華原廠MPV,後艙顯示屏自動更新乘客當前位置、海拔高度車速溫度以及空氣質量,通過後艙座椅扶手,可自動監測到該乘員血壓體溫心率等;與之相比,什麼星空頂、按摩座椅等配置都弱爆了。當然,這款頂級豪華MPV的價格也足夠唬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