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俗西藏史(一百五十七)——突騎施的再度崛起
喜歡聽音頻的朋友可移步喜馬拉雅,搜索《通俗西藏史》,老布充滿大碴子味兒的口音,將撲面而來!
各位喜馬拉雅的小夥伴大家好,藏史德雲社的老布,又來啦!
前面兩期咱們講了突騎施的前兩代領袖——烏質勒和裟葛,從這期開始咱們來講突騎施的鼎盛時代。
不過在往後講之前,咱們先來給前兩代做個小結。
突騎施和唐朝的關係:
突騎施崛起的時代,正好趕上西突厥王統的衰落,即便唐朝不斷冊封阿史那王室成員,但西突厥王室的影響力依舊是日落西山。
在此期間,突騎施代表異姓突厥勢力,不斷謀求唐朝的認可,烏質勒和裟葛都接受了唐朝的冊封。但唐朝一直都秉承用阿史那做代理人的政策,於是阿史那成了一個夾在唐朝和突騎施之間的障礙。
突騎施認爲,我實力這麼強,大哥應該認可我。
結果你老弄個實力不如我的,在我眼前晃盪。
那我就打跑他,給你看看我的實力。
所以突騎施和唐朝冊封的阿史那之間,不斷爆發衝突。
最後唐朝也被迫承認了突騎施的實力。在709 年,冊封娑葛爲欽化可汗,賜名守忠。
要知道,之前唐朝給烏質勒的封號,只是嗢鹿州都督,管轄範圍僅限於突騎施內部。可給裟葛的封號,已經是“十四姓可汗”了,範圍涵蓋整個西突厥部落。
從這就可以看出,突騎施成功的把唐朝既有的“唐朝——西突厥羈縻可汗——突騎施”的三級管理格局,轉變爲“唐朝——突騎施”的兩級結構。
突騎施和吐蕃的關係:
在烏質勒和裟葛的時代,突騎施幾乎沒有和吐蕃發生過聯繫。
就是有,也主要表現爲對抗。
在吐蕃和唐朝激烈爭奪安西的過程裡,突騎施還是個上不了檯面的小弟,只能跟着西突厥跑。
它第一次和吐蕃發生聯繫,恰恰是幫着唐朝打敗了吐蕃,將吐蕃勢力逐出了安西。之後突騎施主要是在和西突厥王室對抗,而吐蕃也封了兩個阿史那(僕羅、俀子)做西突厥可汗。
所以突騎施和吐蕃之間是一種比較弱的敵對狀態。
突騎施和後突厥的關係:
後突厥汗國崛起以後,曾經發動過多次西征。每次西征之中,突騎施都是堅定的抵抗力量。唐軍丟了碎葉,突騎施收復;碎葉又丟了,突騎施再次搶回來。
在這種激烈對抗中,突騎施甚至打死了後突厥重臣阿史德·元珍。
之後因爲唐朝支持阿史那·忠節,裟葛曾經一度聯合後突厥對抗唐軍。但等唐朝冊封了裟葛以後,他馬上就跟後突厥翻臉了,積極參與唐朝的北伐計劃。
從上面這些證據看,突騎施是一個獨立自主味道很強的政權。
尤其在他們遊牧的碎葉川地區,其他勢力把手伸進來都不好使。這種特點一直延續到之後的蘇祿時代,所以唐朝纔有機會,慫恿突騎施和大食死磕。
突騎施與阿拉伯帝國的關係:
就在裟葛與唐朝鬧得不可開交的時候,阿拉伯帝國開啓第二階段的擴張浪潮。
我們之前在講阿拉伯人東擴的時候說過,由屈底波主導的第二輪東擴,起於705年,止於714年。
當他們開始進軍河中的時候,裟葛正在和阿史那·忠節開戰,唐軍根本沒有能力,越過突騎施去救援昭武九國。
所以黑衣大食(阿巴斯王朝)的進展非常得順利,很快就拿下了康國。
等到唐朝認可了突騎施的地位,冊封裟葛做了可汗,按說有能力給大食人強硬回擊了。結果唐朝給突騎施的戰爭計劃是北伐後突厥,這就可以看出,昭武九國在唐朝眼裡根本無足輕重。
然後就是北伐不成,裟葛在711年反而被後突厥擊殺。此時西突厥各部羣龍無首,更是無力阻擋阿拉伯人的攻勢。
突厥勢力給大食的首次回擊,要等到712年,後突厥的默啜可汗和闕特勤在幹掉裟葛之後,繼續西征,一直打到了史國南部的鐵門關,刀鋒直指大食人控制的呼羅珊。
屈底波領兵據戰,突厥人敗退,但也給大食造成了重大殺傷。
阿拉伯人也挺逗,沒搞清楚跟自己磕人是誰,史料裡寫的是“與中國皇帝之侄交戰”。(《突厥史》_薛宗正)
然後,716年默啜可汗又被殺了,後突厥勢力從西域退潮。
再然後是唐朝重新開始嘗試經營碎葉川,還是沒有心思管河中的昭武九國。
所以,整個大食東擴最強勁的階段,恰逢唐朝、突騎施、後突厥在西域激烈爭奪。這給了大食人留了一個難得的窗口期,這個窗口期又恰恰被屈底波抓住了。
我之前曾經說過這個觀點,大食人在河中狂飆突進,未必代表他們有多強,有一部分原因是因爲他們碰到了合適的機會。
之後在突騎施的蘇祿時代,事實還會驗證我的這個觀點。
不過現在這個階段,還輪不到蘇祿上臺,這段時間的西域舞臺屬於阿史那·獻。
說起阿史那·獻,這個是倒黴孩子出身。
他父親是唐朝冊封的第二代興昔王可汗阿史那·元慶,雖然說元慶在西域的表現實在是差,甚至比斛瑟羅還差。
但人家品加高啊,至少跑回長安以後,品級還在呢。
結果這個躲在長安的閒散王爺,也不知道因爲啥,就酷吏來俊臣被盯上了,長壽元年(692年)慘遭腰斬,
然後,阿史那·獻被武則天派到三亞去曬太陽,他哥哥阿史那·俀子跑到吐蕃,成了吐蕃冊立的十姓可汗。
曬了十一年太陽以後,他在長安三年(703年)被召回朝廷,待了一段時間以後,被派到西域招撫突厥部衆,討伐突騎施。
當時的突騎施首領裟葛,因爲唐朝支持阿史那忠節,已經和唐軍開戰。而且戰爭態勢對唐軍很不利,這時候把阿史那獻派到西域,多少有點死馬當活馬醫的感覺。
安西都護郭元振就給朝廷上書說:“阿史那·元慶、阿史那·斛瑟羅、阿史那·懷道,這些都是可汗子孫,沒一個好使的,估計阿史那·獻來了也白費!”
但當的宰相沒聽他的,還是把阿史那·獻派到了西域。
真不出郭元振所料,阿史那·獻剛到西域的頭幾年,沒有任何作爲。
等到唐朝與裟葛和解了,阿史那·獻在西域的身份就更尷尬了。
他轉機出現在裟葛死後,突厥部落出現了權力真空。
唐朝敏銳的發現了這一點,馬上在阿史那·獻身上下注。
大概是在712年,他已經身兼北庭大都護、伊西節度、瀚海軍使等重要職務,同時還是“十姓可汗”、“安撫招慰十姓大使”。
這些職務加身,意思就是讓阿史那·獻放手大幹,而他也確實幹得不賴。
開元二年(714年)胡祿屋部酋長佔據了碎葉,阿史那·獻帶兵西征,“擊而斬之,傳首闕下,收碎葉以西帳落三萬內屬”。《新唐書突厥傳》
憑此戰之威,葛邏祿、胡祿屋、沙陀、鼠尼施等部紛紛歸附唐朝。
同時,阿史那獻還配合了張孝嵩出兵拔汗那的行動。
開元三年十一月,張孝嵩從龜茲西進,翻越天山殺奔費爾幹納盆地。差不多在同一時間,阿史那·獻帶兵出北庭,取道伊犁河谷向西南方向實施戰略遮斷。唐軍的進展非常順利,張孝嵩的西路軍打跑了拔汗那王,奪其都城。阿史那獻的部隊史料記載比較少,但在朝廷給他的賞文裡稱,“凌鐵關之遠塞,揚威萬里;雄金山之舊旄,誠心累朝”。(《授阿史那獻特進制》)
也就是說,他的部隊打到了史國南部的鐵門關,再往前一百多公里,就是阿姆河了。
正是因爲兩路唐軍的勝利,纔有了《資治通鑑》裡說的,“孝嵩傳檄諸國,威振西域,大食、康居、大宛、罽賓等八國皆遣使請降。”
另外,阿史那·獻坐鎮北庭期間,還兩次頂住了後突厥的西征,殺突厥重臣同俄特勤。
這些實打實的功勞,讓李隆基很滿意。
開元五年(717年)的時候,李隆基動了封阿史那·獻爲“西番主”的念頭。結果這個決定,遭到了一個人的強硬反對。
《冊府元龜》裡記載,“(五年七月)帝欲遣阿史那獻爲西番主,而蘇祿拒而不納。”(《冊府元龜》卷九百九十二“外臣部·備禦第五”)
這裡的蘇祿,就是重新崛起的突騎施的首領,也是把突騎施汗國推上巔峰的第三代雄主。
蘇祿其實不是個人名,而是個職務,意爲“軍隊統領”。
這位將突騎施汗國帶上巔峰的蘇祿,出自車鼻施部,而之前的烏質勒、婆葛父子,都出身於突騎施部。
這兩個部雖然使用同一種語言,但體質特徵卻大不相同。
突騎施人髮色偏黃,史稱黃姓突騎施;
車鼻施部則是髮色皆黑,史稱黑姓突騎施。
這種黃姓、黑姓之別,成爲之後汗國崩盤的重要因素。
婆葛在711年左右被殺以後,突厥部落無主,各部紛紛找大腿抱,有的降服於後突厥,有的歸順了阿史那·獻,唯獨蘇祿“裒[póu]拾餘衆,自爲可汗”。
關鍵他確實有能力,《新唐書·突厥傳》記載,“性尤清儉,每戰有所克獲,盡分與戰士及諸部落,其下愛之,衆至三十萬”。
尤其是開元四年(716 年),雄極一時的默啜可汗被殺,後突厥汗國陷入內亂。後突厥勢力從西域退潮,給了突騎施更大的發展空間。但蘇祿整合異姓突厥的舉動,讓身爲王室後裔的阿史那·獻極其惱火。
他開始謀求率唐軍出征,打擊再度崛起的突騎施汗國。
但在如何對待突騎施的問題上,唐朝軍方再度分爲兩派:
北庭系將領普遍支持阿史那·獻,認爲對異姓突厥集團,應該毫不猶豫的打擊。
安西將領則傾向認可突騎施的權威,希望聯手突騎施防禦吐蕃。
安西、北庭在突騎施問題上的意見相左,已經不是第一次了。
在如何對待裟葛的問題上,雙方也是各有所想。
究其原因,是因爲安西、北庭所處的地緣環境不同。
北庭都護府的位置正好卡在東突厥與西突厥之間,設置都護府的目的,就是爲了防禦突厥。每次突厥勢力崛起,不管是東突厥、西突厥,還是後突厥,首先遭殃的都是北庭。
所以北庭的將領,一聽見突厥這倆字,就準備掏刀子玩命。
可安西不一樣,安西四鎮的目的是爲了防禦吐蕃。
每次吐蕃進南疆,都是安西唐軍浴血奮戰。
所以他們對“吐蕃”這倆字極度敏感,當年宗楚客要聯手吐蕃一起打擊裟葛,北庭將領其實是支持的,但郭元振聽說以後,氣得亂蹦,就是這個原因。
這一次站出來堅決反對阿史那·獻的,是安西副大都護郭虔瓘。
這倆人的意見分歧,在唐朝內部已經公開化了。
開元四年在西域巡查的監察御史,給李隆基上了一點表奏,“安西副都護郭虔瓘與西突厥可汗史獻、鎮守使劉遐慶等不協,更相執奏,詔暹按其事實。”
也就是說,倆邊的筆墨官司都打到李隆基面前了
但李隆基的態度非常曖昧,兩邊都沒明確支持。
他開元五年六月發一份詔書,一邊說你倆都是朝廷重臣,“當須戮力 同心,盡誠報國。……若大將不協,小人間之;自保不遑,何功可就?”
緊接着又說,“(阿史那·獻)爲十姓酋長,先拜可汗,黎庶共知。所屬突騎施部,雖雲稍衆,當應履信思順,安可恃力爭高。虔瓘頃將嘉言,且以忠道,此際尤資,史獻未可即來入朝。”
這段話裡先是強調了阿史那·獻地位,認爲突騎施應該服從他的管理。然後又說郭虔瓘忠心耿耿,直言上奏的態度很對,但現在這種情況,阿史那·獻不能馬上回朝。
這就可以看出,郭虔瓘要求是把阿史那·獻攆會長安。
可說到阿史那·獻要求出兵的請求,李隆基的話鋒又轉回來了,“朕聞師克在和,不在於衆,懷遠以德,不獨以兵。”
也就是說,不同意調動軍隊打擊突騎施。
李隆基不想出兵的態度,在《資治通鑑》裡有記載,“突騎施酋長左羽林大將軍蘇祿部衆浸強,雖職貢不乏,陰有窺邊之志。開元四年五月,十姓可汗阿史那獻欲發葛邏祿兵擊之,上不許。”
從這個記載上看,在開元四年北庭唐軍就曾經做出過一個出兵打擊的突騎施的計劃,但被李隆基否決了。
蘇祿與阿史那獻的交惡,直接導致西域的局勢發生了變化。
開元五年(717年),“安西副大都護湯嘉惠奏突騎施引大食、吐蕃,謀取四鎮,圍鉢換及大石城,已發三姓葛邏祿兵與阿史那獻擊之。”《資治通鑑》
突騎施聯合大食,在阿拉伯史料裡可以得到驗證。
在開元四年到五年期間,大食將領曾發動過一次夏季攻勢,這次攻勢有可能就是在配合突騎施的進攻。(《突厥史》_薛宗正)
但吐蕃和突騎施的聯合,究竟是怎樣一種合作方式,目前還不太清楚。
敦煌文獻大事記年在開元四年的條目正好缺了,導致我們沒法知道吐蕃國內是否有相關的軍事運作。
但從唐朝的應對方式來說,突騎施的進攻似乎威脅不大。
因爲唐朝處理的方式是“派三姓葛邏祿出兵”,在是否派唐軍援助的問題上,宰相宋璟的奏摺很能說明問題:“突騎施叛,葛邏祿攻之,此夷狄自相殘,緋朝廷出也。大者傷,小者滅,皆我之利。”
這就可以看出來,突騎施的進攻,更像是一次示威行動。蘇祿未必是要跟唐朝死磕,他就是想攆走阿史那獻。
蘇祿的示威取得了效果,唐朝在開元六年(715年)五月,“封蘇祿爲左羽林大將軍,金方道經略大使,順國公,食邑三千戶”。
隨後,又在開元七年(719 年)十月,“封突騎施蘇祿爲忠順可汗”。
這是唐朝第二次封突騎施首領爲可汗,這也就意味着異姓突厥政權,再次取代阿史那王族的統治地位。而之前,一直受到唐朝支持的阿史那獻,只能落寂收場,灰溜溜的回到了長安。
但這個時候爲止,唐朝扶持阿史那王室做代理人的計劃,歷經三代可汗之後,正式落幕。
突騎施憑自身實力成功上位,成了唐朝在西域的新幫手。
爲了安撫這個新任小弟,李隆基顯得異常豪爽,當蘇祿在接受可汗封號以後,請求進駐碎葉城,唐朝都毫不猶豫的答應了。
說起來碎葉這地方確實很讓人神往,但它從高宗調露元年(679年)建立,到玄宗開元七年(719年)割讓給了突騎施,一共也四十年,中間還丟了好幾次。
這也就看的出來,唐朝對天山西麓的控制力度很一般,而且心思也不在這個地方。
所以當蘇祿要碎葉,李隆基也沒糾結。
但從另外一個角度上說,李隆基把碎葉給了蘇祿,也是在做一個心理暗示。
天山以西這塊地方都歸你管了,可大食的手可是伸到你兜裡去了,你不得有點啥表示啊?你就瞪眼瞅着,人家掏你錢?!
這就是突騎施穩定和唐朝的關係以後,掉頭向西跟大食死磕的原因。我個人一直都認爲,李隆基在蘇祿身上下的籌碼,就是一條驅虎吞狼之計。
這說明唐朝也認識到了大食東擴的威脅,但親自下場,有點得不償失,不如慫恿突騎施跟大食幹。
這就是宋璟那份奏摺的變種,“此夷狄自相殘,緋朝廷出也。大者傷,小者滅,皆我之利。”
唐朝的策略很快就收到了成效,就在冊封蘇祿的當年,大食再次出兵河中地區,突騎施給予了強硬回擊。
開元十年(722年),爲了加強蘇祿的號召力,李隆基冊封阿史那·懷道女爲金河公主,嫁給了蘇祿。
於是一場以突騎施爲一方,大食爲另一方的血戰,在兩河之間的土地上展開。